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特招生、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点
2012-04-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测试点:浙江师范大学

  报到时间和地点:4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综合楼一楼大厅。

  测试时间:4月15日

  说明:

  1.考生凭本人身份证、《专项测试准考证》到测试点报到,并了解测试编组情况准时参加测试。

  2.浙江师范大学校址: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联系电话:0579-82282575、82282245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2年4月5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学校的前身是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原宁波师范学院“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之一。1996年,原宁波大学、原宁波师范学院、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设立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0年,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原国家林业局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原宁波林业学校专业、人员和原宁波海洋学校部分专业、人员划归职教学院。2003年,省政府批准在宁波大学职教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为独立建制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起步早,办学起点高,自诞生起即秉承了宁波大学优良的高等教育传统,又弘扬了原宁波林业学校、原宁波海洋学校两所部属中专的职教办学经验,一路拓荒辟新、发奋图强。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和6万余名高职专科毕业生。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浙江省高校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2020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附建园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2021年,学校荣登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榜单。学校本部校区地处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新建奉化校区位于奉化城西文化教育园区。学校下设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国际学院、景观生态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基础课教学部。学校现有教职工550余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师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着力营造全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彩人生、校园起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校门就是“金牌员工”——宁城院打造职业素养培育新模式》和《打造“八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扩招护航》入选教育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学校以责任文化为引领,构建了“三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搭建了“三元立体”的职业素质实践平台,建立了“三融三全”的职业素质培养机制,培养具有责任意识、诚信品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质的“金牌员工”。学校按照“四严”要求、“四精”标准,着力实现“四名”目标,全力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名校。学校设有30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6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中外合作示范专业1个,市级品牌、特色、重点等专业1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联合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主动顺应教学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智慧教学环境,加强智慧治理,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深入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以学为中心”新型教学模式,重构现代化教学生态。学校“互联网+教学”成绩斐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有49门课程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全国性平台开课,受益面110余万人次,被200多所院校引用;12门课程登陆“学习强国”;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高职院校第一;1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省领先。2012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奖21项,全省名列前茅。学校成为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承办校和组委会秘书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在技师型、复合型、国际化型、创业创新型、升本型等不同类型中选择性成才。2021届毕业生中,升本型占28.57%、技师型24.85%、复合型12.08%、国际化型10.86%、创业型0.82%以上,达到提升型分类培养目标的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78%,累计受益学生近6届共达11067人。学校紧紧围绕宁波市支柱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2017年,学校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浙江分部”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学校充分发挥7个产学研联盟、4个产业学院、6个政校或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成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自2011年开始,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TAFE学院,至今已有1800余名学生获得中澳双文凭,获得率达96%以上,108名教师获澳大利亚TAE职业课程授课资质和德国ADA执教能力认证证书。学校分别与泰国暹罗技术学院、黑山亚得里亚大学共建丝路工匠学院及黑山语语言文化中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线上教学,实现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面向国(境)外人员和来华留学生培训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与“中泰丝路工匠学院职业技能提升”两个项目获教育部“丝路1+1”教育援外项目,于2021年顺利完成验收。
  • 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市奉化区
    学校简介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与万向集团政府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公益非营利办学,系浙江省文明单位,学院成立于200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浙江省杭州农业学校,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学院坐落于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湖区西溪谷之中,毗邻西湖,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咫尺之遥,有西溪路、花蒋路、老东岳3个校区,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600余人,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学院构建“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专业格局,设有智能技术、康养旅游、设计创意和数字贸易4大专业群。实施专业品牌工程,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擦亮国际化教育、全人教育、美好教育和“三创”教育四张“金名片”。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类别综合类英文名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学校特色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办时间1950年主管部门杭州市教育局办学性质民办高校办学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花蒋路3号 二、师资力量共有教职工约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具有高级职称58人,占30.0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8人,占76.68%;“双师素质”教师157人,占专任教师 81.35%。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2个,市优秀教师14名。三、四大专业群介绍 学院围绕“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的专业定位,重点打造培养应用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管理和车辆制造高素质人才的智能技术专业群;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的康养旅游专业群;培养契合打造杭州时尚之都、品质之城的国际化战略,服务并引领时尚与创业产业链发展的设计创意专业群;培养服务国际化,具有创造性运用数字能力,复合型、外向型的国际新型商务人才的数字贸易专业群等四大专业群,共设置有21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一) 智能技术专业群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为先进制造(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交通行业培养具有智能设计、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及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行“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构建“项目引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该专业群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大数据技术专业和信息与数学教研室组成。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念与定位:秉持“服务新制造”建设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教、学、做”全程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制造企业,培养能适应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维保需求,能够从事机电设备修理与维护、智能制造单元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理念与定位:紧跟现代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浙江省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与杭州市地铁、温州地铁紧密合作,实施“岗位导向、学练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智能控制知识,具备运营管理核心能力,深谙人与人、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和合的人”,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客运服务、车站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新能源汽车技术理念与定位: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环保和创新意识,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及传统汽车维修等核心能力,面向汽车制造、修理与维护等行业的整车制造、维修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汽车质量与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返修、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顾问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培育工匠精神、“技能达人”目标,探索基于校企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育人模式。4. 大数据技术理念与定位: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技能达人”为培养目标,政企校行四方联动,以真实数据、真实环境、真实项目引领学生从单项、综合到实战技能三层递进的“三实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能从事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分析等职业岗位群高技术技能人才。(二) 康养旅游专业群响应浙江省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和杭州市生活品质之都建设的号召,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在康(健康营养膳食、康复护理)、养(养生、养老)、游(酒店、旅游)等多个方面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茶艺、香艺等“新六艺”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019年康养游专业群获杭州市属高校新型专业群建设项目,2020年获《杭州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领跑社区(企业、学校)》项目。该专业群由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和新六艺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组成。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理念与定位:构建以X证书为关键要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产教协同、全人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健康制造业,聚焦“康养游”,面向食品技术员、检验员、食安监管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岗位群,培养具备食品生产、检验、食安管理与监督、营养与健康咨询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新劳动教育和培育“劳动达人”上走在前列。2. 护理理念与定位: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职业岗位(群),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实行理论知识、技能创新与素质相融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本化”为理念,打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劳动达人”。3. 康复工程技术理念与定位:基于全人发展的理念,着力培养服务于大健康产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对接康复保健,面向医药卫生、医疗器械等职业岗位群,培养从事康复、健康保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4.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理念与定位:从“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出发,以杭州市康养游新型专业群为平台,以数智化提升专业,以“人本化”理念培养“劳动达人”为目标,形成了全程顶岗实习 “领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产学研结合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模式”,致力培养具有高水平运作能力的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人才。5.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理念与定位:立足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链,服务长三角,引领大健康、大旅游、大养生产业链,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培养专业人才。强调学生人本化理念培养,实行校企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劳动达人”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端养老、养生经营与服务人才,以及医养结合机构的基层管理者、健康管理者。6.环境监测技术理念与定位:服务于环境保护、大健康产业链,在生态+环保的源头进行监测评价,保障绿色的生态环境;从健康+养生的末端进行治理,维护我们的健康环境。专业以“数智教学”、“理实一体”提升专业,实行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专业面向环境健康与监测评价,服务浙江省第三方监测公司、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和排污企业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运维和环境管理岗位,培养具有样品采集、环境检测、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污染治理与运行管理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形成了“服务健康,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双轨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三) 创意设计专业群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契合浙江省重点扶持发展时尚产业及杭州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定位的需要,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旨在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智造引领为内涵的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创客精神培育。该专业群由服装设计与工艺、工业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文与艺术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组成。1.服装设计与工艺理念与定位:以重振“东方范式之美”,铸就“中国智造之魂”为己任,服务长三角时尚产业数智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秉承“激发创意、善于创造、培育创客”,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创造达人”培养理念,通过“岗课赛研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数智引领为内涵、有创意、善设计、会技术、懂经营的时尚创客人才。2.工业设计理念与定位: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服务浙江区域智能制造型企业,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实施“理论—实训—创新中心(工作室)—企业”四段进阶式培养,推行“学、研、赛、证、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落地支持和品牌设计的核心能力,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造、创客达人”。3.工商企业管理理念与定位:基于浙江省双循环经济背景,结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之要求,以服务“新智造”、 培养会创业、懂经营、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等“创业达人”。实施全程岗位实习、推行“学、研、赛、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四) 数字贸易专业群立足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目标,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浙江省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示范实训基地2个,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达19%。该专业群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教研室组成。1.国际经济与贸易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化商务运营为核心引领、数字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中国进口博览会对新型外贸人才的需要,构建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并重的课程体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了“产赛引领、德技融合、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通外贸、精核算、能运营、擅创业”的新型国际贸易人才。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2.跨境电子商务理念与定位:以“数字引领、商务主导、外语助力”为导向,服务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人才需要,依托“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数字贸易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产业学院+联盟+教学公司”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平台。通过教学型公司、订单班、双创班等多元化载体与方式,培养国际化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服务”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国际化教育与英语达人培育上走在前列。3.大数据与会计理念与定位: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及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形成了“数智引领,校企协同,产赛驱动,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养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懂技术、精核算、能运营、善管理”的会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4.商务英语理念与定位:服务杭州市打造数字自由贸易的全球枢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经济思维、国际商务背景和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四、办学成效(一)就业在2014年启动的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学院连续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及创业前景、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在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二)学科竞赛《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10部;省级教改项目34项。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彰显才华的有效平台,学生在科技创新、文体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6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3项,省级一等奖以上28项。2019年和2020年,我院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B”等级,连续两年进入全省高职院校第二方阵。五、学校荣誉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明德、慎思、崇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学院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是浙江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群列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自教育部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价组织授予 “全国创新示范院校” “优秀教学院校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等荣誉。
  • 学校简介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浙江省较早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之一,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学校以“守正创新”为校训,秉持“教育为人生奠基,办改变人一生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以“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为人才培养理念,遵循“品性为根,技术技能为用”的育人方针,立德树人,追求“办品质之学”,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性基地、浙江省普通高校首批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校园占地面积51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8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起薪等核心指标分别列全省高职院校第3位、第6位、第10位。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范蠡商学院、机电工程与交通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医学院、阳明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现代住建、轨道交通、文化创意、健康医养、学前教育等8个专业群3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9个、省重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学校以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为人才培养特色,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卓有成效。现有浙江省通用砂浆研究院、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绍兴产业学院、越城区公共实训基地、绍兴市数字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绍兴市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会、绍兴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绍兴市通用机器人应用中心、绍兴市协同智造促进中心、绍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绍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基地、绍兴市农村文化礼堂培训基地、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绍兴市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国家级试点)、绍兴市养老与家政产业学院、越医文化传承实践基地等22个研究机构与社会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精准化,在信息技术、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智能制造、文创旅游、建筑砂浆、海绵城市、健康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服务成效显著。学校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出版的《中国教育地图集》,刘延东作序,袁贵仁批示,2010年获中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2018年学校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43位、全省第9位。学校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文化育人,引导学生多样成才。2个党建特色项目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总支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围绕核心价值观,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设“和畅书吧”“永和研吧”等文化活动载体,系统实施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工程、技能精英培养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和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并重、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获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机电学院团委践行“工匠精神”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团委荣获“浙江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成绩突出团委”荣誉称号。“行知会计学社”“青藤书堂社”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称号。校舞蹈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表演和创作一等奖。校男篮获2019年CUBA二级联赛全国总决赛第七名。学校崇尚“技术改变生活”。2018年学科技能竞赛成绩排行全国高职院校第18位、全省第2位。2019年获“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国赛一等奖。“大学生程序设计”(ACM)竞赛为全省唯一获得“九连金”的高职院校。学校为全省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学生创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经学校孵化,学生成功创办企业290家,其中资产超千万企业42家。学生创业典型获评“浙江教育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省“创业明星”和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
  • 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市海曙区
    学校简介宁波财经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学校现有本部校区、杭州湾校区、象山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设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象山影视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文体部等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万人;拥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9.12%,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8.3%,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市领军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一流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4个。近三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0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新兴特色、优势重点专业20个。近五年,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4项,获得省、市教学成果奖22项,在校生获国家级各类竞赛奖项1700余项;学校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在“双创”价值引领下,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改革。与企业共建共管大宗商品商学院、长城商学院等7个特色产业学院,构建形成“双院制”协同育人模式。在全国同类高校率先成立校企融合的实体创业学院,领先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构建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学习新空间,持续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智能监测,促进教学有效度提升;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所有年级学生组成卷轴式纵向学业成长班,多元导师团队助力学生学业成长;实施卓越人才成长激励计划,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及荣誉学位,助飞优秀学生发展。学校不断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积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面向区域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大宗商品流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家族财富管理、金融大数据技术、文物保护与文物遗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文化传播与视觉系统设计、影视制作与影视产业管理等研究领域,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学校与国(境)外5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分校、韩国东西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各类学分互认项目;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建“中国-斯洛伐克丝路学院”、“斯洛伐克教育科研中心”;与中东欧合作高校、机构共建“宁波-中东欧大学生影视联盟”;每年有数百名师生参与国(境)外交流生、交换生项目以及进修与访学活动。面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继续坚持“致良知、育实才、立善业”的办学理念,坚守“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首选大学”的办学理想,秉承“自信、专注”校训,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力争早日建设成为国内领先、有改革创新示范价值、特色鲜明的民办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