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介绍高考有关情况 并就志愿填报工作提醒广大考生
2012-06-2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6日,省招生委员会公布了今年我省普通高考成绩和各批次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午11时,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高考有关情况,并就志愿填报工作提醒广大考生。

  试题命制符合大纲要求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据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高考工作安全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平安高考”的目标任务。从考试的总体情况看,各科试题内容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较好,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符合各层次、各科类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从各科考试成绩看,今年高考成绩有些科目比去年高一些,个别科目比去年低一些,考生高考成绩总体上比去年略有提高;从考试结果看,考试成绩符合不同地区、不同中学、不同群体的教学实际。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志愿填报的针对性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同时继续在文科类、理工类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含B类)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为使考生了解更多的招考信息,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今年省教育考试院进一步加大公开信息力度,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增强信息公开实效,在公布高考成绩时,同时做到“六公布”:一是公布考生高考成绩;二是公布今年各批次高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三是公布各科类各分数段的考生人数;四是公布填报志愿分段安排情况及填报办法;五是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和复查办法;六是公布文理科高考成绩在430分(含政策性加分,含430分)以上考生的的排序总分和投档排序位置情况。据了解,考生投档排序原则分文科类、理科类按考生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照顾加分分值后参与排序。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科目成绩总分(即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从高到低排序,统考科目成绩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文科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科类为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志愿填报分段进行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指出,公布成绩后,考生面临的最紧迫的事,就是要根据成绩确定自己的填报时段,做足填报有关高校和专业的“功课”,按时段按要求上网填报志愿。

  据了解,今年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类别和高考成绩实行分类别、分成绩、分时段填报,全省分第一时段、第二时段进行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考生本、专科各科类所有志愿须一次性填报完毕。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时段考生填报时间为:6月27日-6月30日,其中27日-29日为考生网上填报、确认志愿时间,30日为各中学打印考生志愿表,组织考生签名时间。填报志愿考生包括⑴美术、音乐、体育类全体考生(即考生号第5位是“4”、“5”、“6”的考生,不限高考成绩);⑵高考成绩为480分及以上(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的理科和文科类考生。

  第二时段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1日-7月3日,其中7月1日-2日为考生网上填报、确认志愿时间,3日为各中学打印考生志愿表、组织考生签名时间。填报志愿考生包括:⑴高考成绩为479分及以下(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的理科和文科类考生;⑵高职类“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生(不限考试成绩)。

  注意填报志愿有关事项按要求进行合理填报

  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一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认真了解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工作规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实施办法及有关高等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招生章程,并根据本人高考成绩及身体条件,选择填报适当的院校和专业。二是要认真参考往年各高校投档最低排位、投档线及平均分,特别是在平行志愿填报时,注意将自己具体排位与有关学校去年投档的最低排位进行参照,估计今年志愿填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准确定位、科学选择、合理填报志愿。三是要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优势和风险,各志愿组内和一、二志愿组之间,以及同一学校专业之间都要形成合理“梯度”,特别要慎重对待院校专业服从问题,以提高录取机会。四是考生须根据自己高考成绩,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并到报名点办理签名手续,逾期不报,考生须自负相关责任。五是要注意点击“志愿确认”按钮。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填报时,必须点击“志愿确认”按钮,未点击确认的志愿无效。六是考生填报志愿后,要及时到报名点打印《志愿表》并办理签名手续。若个别考生发现《志愿表》有错误,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报名点申请修改。其中第一时段修改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8时,第二时段修改截止时间为7月3日18时。截止时间一到,各中学(报名点)不得再受理修改申请。七是为避免集中填报造成网络“塞车”,请考生注意避开填报志愿高峰期,尽量减少连续在线时间,确保填报志愿顺利实施。

  调整艺术、体育类录取办法规范艺术、体育类招生管理

  为了规范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的管理,更好的维护公平公正,今年我省调整艺术、体育类院校录取办法,将艺术、体育类专业与文理类专业放在同一批次录取,并规定艺术、体育类考生不能在同一批次兼报文科或理科专业(可单独报考艺术、体育专业或单独报考文理专业)。与2011年相比,艺术类院校录取批次及志愿数从7个批次的14个院校志愿增加到12小批次的17个院校志愿,按术科考试类型即“统考+单考”、“单考”、“统考”专业院校志愿单独设置录取批次,考生填报志愿明确、针对性强,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

  高考成绩有疑问可申请复查分数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今年考生在获知高考成绩后,如对本人高考成绩有疑问,可在6月28日前携带准考证到所在中学或当地县(区)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提出复查分数的书面申请,并按复查科目填写《考生申请复查高考各科成绩登记表》。在学校报考的考生可由学校统一组织办理申请复查手续。

  省教育考试院于6月29日-30日组织专人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为成绩合成和统计是否有误,答卷扫描是否有误,不涉及评分标准的掌握宽严问题。复查结果由各市招生办通知考生。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女子高职院校,创办于1981年。2020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以来,学校被认定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广州培训基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目前处于一校三区的发展格局,现建有番禺校区和海珠校区,清远省职教城校区正在筹建中。番禺校区毗邻广州亚运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校园环境幽雅,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海珠校区在广州塔附近,2016年3月获省人社厅批准为“第二批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区域共享型的“广东女性创新创业基地”,并纳入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体系一并建设。学校还与番禺区教育局共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番禺附属幼儿园,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改革示范园。学校现有在校生8900余人,设有教育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旅游商贸学院、应用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五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开设专业近30个。建有136个校内实训室,17个实训基地,20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7名;聘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大师3名,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企业兼职教师36名。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占83%,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9.27%,已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5.3%。各专业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聘请校外的专家、企业家和业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全力推进“三维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12月,学校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牵头打造了我国首个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政、行、校、企多方联动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2016年3月,学校又牵头成立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海珠校区建设成省级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学校是广东省委党校唯一指定的中青年女干部培训基地,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培训58期学员,为广东乃至新疆、西藏培养中青年女干部近3000名。学校还与港澳地区及日、美、德、澳等国多个高校和妇女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广东省多所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本科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高尚品德、高雅气质和高新技能的创新性女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发挥性别优势,创建女校品牌,形成以女性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大力发展妇女干部教育、妇女技能培训、妇女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女性终身教育的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将“创新强校工程”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教育部骨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等4个专业群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7个(含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中心(创新中心)7个。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169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第三方机构独立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8%以上,远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在开发女性潜能、促进女性就业、探索女性特色教育、推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领导对女院给予亲切关怀,张德江、汪洋、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小丹、卢瑞华、张帼英、李鸿忠、刘玉浦、林少春、温兰子、雷于蓝、覃伟中等省领导曾多次莅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殷切期望。
  • 学校简介广东东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成立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广东东软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年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学校坐落于广东省制造业重镇佛山市,地处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区,毗邻广州。学校秉承“ 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 ”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 IT 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深化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借鉴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 CDIO,结合办学实际,构建了TOPCARES 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先后获得“ 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区人才培养基地 ” “ 广东省信息化人才及 Linux 应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 “ 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2020 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 ”“2021年度创就业典范高校”“广东省征兵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学校党建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学校党委荣获“ 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截至2021年,学校共设置 22 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 4 个学科门类,面向 15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累计有校友 3 万余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000 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积极实施“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 ”。2015 年获批招收海外留学生资格,是广东省民办院校中少数接受国外留学生的高校之一。2020 年获教育部批准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中外合作开展“ 软件工程 ”专业“4+0 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学校还与普利茅斯大学、印度 VIT 等 8 所大学开展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分互认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台湾地区东海大学和佛光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与英国、美国等合作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 学校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是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哈工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育了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哈工大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哈工大大力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和“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建成了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首次实现了激光全自动束靶耦合引导(神光-Ⅲ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第一支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学生机器人舞蹈队,实现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 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首次揭示了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发现,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经费总额和国家科技三大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6年有7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一大批成果助力“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正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哈工大深圳校区是哈工大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汇聚高端人才的桥头堡、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区,是哈工大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市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生力军。哈工大深圳校区传承哈工大传统、发扬深圳精神,充分发挥哈工大的品牌优势、办学资源优势和深圳市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在与哈工大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
  • 学校简介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由广州康弘远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弘公司”)举办,是200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校。学院主要面向广东省招生,同时也面向外省招生,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23000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域,是其“科教服务”产业板块中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东省和新加坡合作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是引领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高地,目前已经累计注册1000多家公司。学院所在的广州开发区更是已经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400家跨国公司投资创业,其中包括17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极佳的区位优势,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院自2004年首次招生以来,曾开设有计算机系、经济系、会计系、管理系、应用外语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安全技术管理系8个系部30多个专业。学院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多方协同育人。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契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十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年来,学院曾与企业合作成立了10余个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工作室,与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在内的17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实际岗位上切实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学院开展、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各类文体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历年来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文体、专业技能大赛350余项,获奖1150余人次,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学院一贯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2010年12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后,又相继在2011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督导检查、201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及201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评估中均获评优秀。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委托麦可思公司对广东省40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学院学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与“核心知识能力”两项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分别位列第2名和第9名,在“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与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学院董事会积极思考学院未来发展方向,探索学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及“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的历史机遇,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于人民健康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学院规划以大健康产业相关专业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特色专业群为重点,协同发展财经商贸类和文化艺术类特色专业群。  2018年,学院在停办原来所有专业后,首先切入“大健康”民生领域,开办了护理专业,并加大投入建设了基础医学实验大楼和护理学实训大楼2栋实验楼,并装备了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实验室”“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室”“医学机能实验室”“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人文护理实训室”“助产护理实验室”“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医学检验技术实训室”等54间专业实验实训室。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医-校”协同育人,与广东省三十余家医院建立教学、实习等合作关系。2019年,学院又开设助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并全力打造护理专业群。2020年护理专业群获批成为广东省第一批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未来几年,学院将着重打造另一个核心专业群“ICT”(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并同步建设商科、艺术等专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全省同类民办院校中有较大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30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日制本科生14100人,研究生7692人,留学生1012人。学科建设: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临床医学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52。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学校是国家13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高校。“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与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知名高校、医疗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等多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2017年本科生获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8项,其中连续五届获创业计划大赛(“小挑”)国赛金奖7项;获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挑战杯”系列竞赛成绩多年来稳居全国医药类高校前两位。2015年以来,先后有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6人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或提名。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39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54人次,其中: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15人,长江学者21人,国家杰青19人,国家特支计划1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优青”13人。科学研究:学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8项,省部级一等奖55项,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牵头承担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获国家自然基金309项,立项数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第2位,连续6年跻身全国30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项目,连续8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综合评价得分位列全国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第1位。医疗实力:现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共展开床位13000余张,年诊疗服务1500万余人次。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病)4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60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35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3个,建成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广东省口腔医学研究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南方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更新时间:2021年10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