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10年普通高校录取办法 征集志愿时间确定
2010-06-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 记者 杨华丽)四川2010年普通高考各个批次录取遵循不同的原则,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了解录取办法,关注补投和征集志愿时间。

  提前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的第一志愿采取“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即: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参加了招生体检、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未录取考生中,按学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一般应在在川招生计划的120%以内)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

  本科第一批的平行第一志愿、其它批次的平行第二志愿和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含预科征集志愿)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即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参加了招生体检、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未录取考生中,首先按投档成绩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在对考生进行排序时,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排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本科第一批的平行第一志愿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等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报送我院的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凡未报送调档比例的,按照110%进行首次模拟投档),向各有关高等学校提供生源统计。高等学校可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当本科第一批所有高等学校在我省规定时间内确定调整计划数和调档要求后,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平行志愿投档。

  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时,试点高校的投档线按首次模拟投档形成的调档分数测算值执行。

  其它批次的平行第二志愿和各批次的征集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

  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投。若有未完成计划,则征集志愿补充。

  预科按“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100%的比例投档”的办法录取。

  附各批次公开征集志愿时间安排:

  普通高校提前批7月11日左右;本科第一批7月17日左右;本科第二批7月25日左右;本科第三批7月31日左右;专科第一批8月7日左右;专科第二批8月14日左右。

  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本科批次7月12日左右;专科批次7月24日左右。

  在录取中同一个批次内,若须第二次征集志愿,则第二次征集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一次征集的第二天或第三天。

热门院校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游仙区
    学校简介诗仙故里,科技名城,孕育巴蜀高等职教明珠;富乐山麓,芙蓉溪畔,蕴藏读书圣地工匠殿堂。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首批建立的八所高等职业学校之一。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学校几易其址,数次更名,经历了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四川省立江津窑业技术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高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双高建设”立项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860.08亩,校舍面积3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其中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1.57万台(套),教学用计算机6.15千台,图书馆纸质图书98.38万册、电子图书61.2万册。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材料与建造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涵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13个大类、30个专业领域,现有高职、中职、应用本科、“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等在校学生1.2万余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02人,高级职称2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35人。有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四川省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荣获黄炎培杰出教师奖2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3人。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5个、国家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行业骨干建设专业4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示范点1个、四川省精品专业1个、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省市以上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近30项。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发展,以现代职教理念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合作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学院”,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绵职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与中材国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五八研究所、四川九洲集团、四川长虹集团等军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建材行业优势突出、政校企研联动育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联合全国13所高职院校和22家企业,牵头主持建设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准教育部专项支持。多次承办中国水泥轻舟赛、全国水泥行业分析与物检技能竞赛决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建材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学校牵头组建成立的绵阳职教集团,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牵头成立的绵阳职教研究中心,年均发布课题并立项50余项,为助推区域职教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培训学院,成立了以政府主导、学校主管、企业主营等多元体制的富乐绵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创客俱乐部,被科技部授予全国众创空间,并升级为省级大学科技园,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学校通过与国(境)内外本科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之路。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峨胜集团三方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为学生搭建了向上发展的平台;与京东方、吉利汽车、史丹利百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共建校企合作订单班,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引进优质专业课程、教师交流互访、学生“专升本”留学和研修等形式,在中外合作办学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与韩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并招收有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学生,增强了学校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的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学校秉持“诚信为基、能力为本、创新为魂、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始终依托和对接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按照“巩固一个中心、围绕两条主线、突出三大创新、抓好四项保障,建设美丽魅力和谐绵职”的总体发展思路,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绵阳建设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发展大局,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必胜的信心、决战的姿态,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一流职业大学。
  • 学校简介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的,西南地区第一所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市。2015年,学校与绵阳工业技师学院强强整合,实行一校两牌办学。 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曾被评为“全国红旗学校”“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级优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被教育部表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学校在绵阳、江油设有三个校区,占地970余亩,建筑面积26.27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2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4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33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教师225人。在绵阳、江油办有两所附属幼儿园。 学校现有19个招生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舞蹈教育、幼儿保育、音乐表演、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智能产品开发、酒店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技术。 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中小学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四川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绵阳市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全国幼教舞蹈素质与能力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前教育专业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 学校弘扬“艰苦奋斗、立德树人”的学校精神,秉承“厚德、尚美、砺能、乐业”的校训,坚持“多元融合、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型开放式发展道路。坚持 “综合+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创新创业意识强的卓越幼儿、小学教育师资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艺体类、工业应用技术类高技能人才。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立足绵阳、面向四川、服务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全省领先、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专。
  • 学校简介乐山师范学院地处世界三大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东望乐山大佛,南临大渡河,西眺峨眉山,北接城市绿心。1938—1946年,国立武汉大学曾在此办学八年。学校始建于1978年,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乐山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2012年纳入教育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建设。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继承创新,臻于至善。学校传承武汉大学抗战西迁留下的高等教育文脉,汇集新中国乐山大地的高等教育星火,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艰难创业,赢得了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名校”和“红旗”美誉。学校在新世纪的浪潮中励精图治,跨越发展,书写了新建本科院校奋进领先的篇章。新时代、新使命,学校蓄势待发,开启了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属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不渝地坚守扎根基层、服务乡邦的教育情怀;始终不渝地砥砺锐意改革、戮力同心地奋进担当;始终不渝地弘扬“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精神传统;始终不渝地锻造“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校训品格。学校面向农村基础教育探索出的“主辅修制”“校县结合、双向育人”“培养方案整体改革”等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升本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学校沫若艺术团连续3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多次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纳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单位,建设有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有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等省级培训机构。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被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环境优美,师资雄厚。学校依山傍水,书香浓郁,占地1150余亩,建筑面积43.3万平方米,在美丽的苏稽古镇大学城规划建设新校区1600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184.35万册,电子书(刊)921万册,有48个数据库,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亿元。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8000余人、学历留学生120余人,教职工1400余人,高级职称近500人,博士、硕士学位近110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书育人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1人,乐山市各类拔尖、优秀人才50人。先后有100余名教师在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丰富,专业众多。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农、艺九大学科门类。建设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新农科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5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先后获批10余个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建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潜心育才,成效显著。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专业化、职业化、个性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师范教育为本体,以应用型专业和艺体类专业为两翼,着力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3%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40%以上,考研率10%以上。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和基础教育一线,涌现了一大批名师专家,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辅导员、“马云乡村教师奖”、中小学优秀校长和特级教师等。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智能汽车、师范生教学技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竞赛获得突出成绩。建设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和乐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2019年全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第266名,并在2021年公布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五轮总榜单”(2012年-2020年)中位列278名。科研突出,特色明显。学校现有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研究机构和46个校级研究机构。主办《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基础教育论坛》等学术刊物。升本以来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300余项,其中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含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5项(含二等奖1项);在Natur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00余篇。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教师教育、特殊教育、林竹资源开发与利用、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研究、硅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应用、社会治理、互联网自然语言智能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特色较突出。服务地方,开放办学。学校对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谋发展为目标,加强校地合作。与乐山市人民政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市辖区(市、县)及有关市级部门紧密联系合作,为地方各行各业提供智力支持。建有“乡村振兴研究院”“峨眉山研究院”“大渡河流域研究院”等体现乐山特色的科学研究机构和资源平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近年来,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100项,在竹类病虫害防控与资源开发、特色专用水稻培育、黄连地膜除草、禽畜粪便循环利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治与利用、鸟类保护生物学、空间探测在灾害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等研究和技术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精准扶贫强劲落实,助力沐川县、马边县、雷波县、美姑县等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派出管理和专业技术各类扶贫人员数百人,培训各类人员5000余人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数百余万元,目前正全身投入到乡村振兴宏伟战略中。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先后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等50余所国(境)外高等教育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师生交流、联合培养、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进入提速升级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大力落实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329”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期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省属一流师范院校。
  • 成都医学院成都市新都区
    学校简介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2004年整体移交四川省管理,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医学本科院校。学校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作为四川省首家申请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获批四川省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获批“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成为全国首批“老年医学培训中心(西南)”;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确定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重点培育”单位。2022年学校临床医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标志着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及本专科学生14300余人。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有2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制药、麻醉学、应用心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服务与管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5人,其中高级职称479人,占52.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20人,占78.7%。硕士生、博士生导师470人。现有特聘国家“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天府峨眉计划专家8人,天府青城计划专家5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4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二级科研实验室3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2013年,学校“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近三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4项,厅局级项目207项,课题经费达4500万元,专利90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850余篇。《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杜兰大学、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合作。学校与新加坡卫生部合作开展的护理奖学金项目,每年为护理专科学生赴新加坡学习和工作搭建了平台,该项目提供全额学费和生活费。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建附属医院7所: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附属老年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中医医院;非直管附属医院15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3个。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与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玉汝与成、至善弘医”的成医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四个回归”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及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近几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共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药学专业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团队获“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护理学专业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队三等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6项,省级金奖13项、银奖40项、铜奖96项,2019年获得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铜奖9项,省级金奖7项、银奖4项、铜奖29项,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银奖2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1项。学校富有特色的军乐团和国旗护卫队,传承了“根于军魂”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巴中市巴州区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巴中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的通江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和1990年成立的巴中市技工学校,2013年2月获批成立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革命老区巴中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学府。 学校占地面积约550亩,总投资14余亿元,建筑总面积18.12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389人,校外兼职教师214人。高级职称占比25%,硕博研究生占比35.7%,双师素质教师占比41.9%。学校构建了以青年博士、教授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团队”,以海外高端人才为代表的“海外教学团队”,以企事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实践教学团队”。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图书90余万册,各类报刊8000余种。学校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卡通、视频监控一站通、教育教学全联通,现有校内实验室124个,实训基地、中心共8个,校外实训基地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设五个二级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理工与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职学院)。学校开设有33个普通高职专业,现有在校高职学生9425人。 学校建立多元化的提升学历教育发展模式,与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成都医学院和内江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紧密合作,为在校学生搭建了专升本的平台。学校与欧洲知名院校提赛德大学、格鲁斯特大学、切斯特大学,日本群马大学,韩国群山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大学等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学生在获得我校专科毕业证书后,可继续在国外大学深造,国家承认其学历。 学校自建立以来,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时任四川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四川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杨兴平,四川省副省长罗强,四川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及巴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相继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效,做出“要加快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指示。 在省市领导关心关怀下,全体师生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学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茁壮成长,管理不断科学化、人性化,“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参加省、市竞赛获奖200余项,项目获奖国家级16项、省级81项,市厅级10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主参编教材约100本,获得国家专利58项。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四川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荣获教育部国防特色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巴中市文明校园、巴中经开区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当选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医药卫生与健康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巴中市晏阳初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万达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理事单位等。学校办学影响力逐步扩大,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巴职智慧和力量。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务实重行的作风,为把我们美丽的学校建设成为有魅力、有活力、有实力、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