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艺术类及定向培养军士专科批次填报征求志愿计划
2022-07-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点击查看(https://www.jseea.cn/webfile/index/index_zkxx/2022-07-29/6958776593623814144.html):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编导)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美术)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器乐)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声乐)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编导)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美术)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器乐)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声乐)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养军士(历史等科目类)专科批次征求志愿计划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地处上方山北麓、石湖之滨,是一所实力突出、特色鲜明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办学始于1961年成立的苏州商业学校和1984年创建的苏州丝绸工业学校,2003年,两校合并成立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近27万平方米,设置电子商务与物流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拥有在校生11117人。学校立足“聚焦智慧企业,聚力智慧服务,成就智慧人生”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效,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学校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现有电子商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智慧物联网应用技术等8个专业群、共39个专业。拥有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教材1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1+X”证书试点项目5个,国家规划教材28部,央财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6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10项,省级重点教材13部。学校实施“百名博士”“百名技师”引才计划,推进“成大”名师工程,完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51人,专任教师427名,其中博士7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3%。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新一届全国行指委委员3人;拥有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教学名师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1人;获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学校与地区智慧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落实校企“双元”育人。牵头的江苏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获得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立项培育。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二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实训基地7个,地市级以上科技平台12个。学校致力素养本位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使每一名学子拥有适合的教育。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4项、银奖1项、铜奖2项,省赛一等奖8项;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19项;获“挑战杯”竞赛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9项;获毕业设计(论文)省级一等奖9项、团队优秀15项;2020年学生专转本录取人数占毕业生人数36.9%,年终就业率为97.79%。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实施“551”发展规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全国“双高计划”职业院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教样板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地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地带,距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20公里,东临上海,西接苏州,毗邻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和吴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一流,体现了“小桥、流水、书院”的建筑风格,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由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举办,2005年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设有31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生9000多人,担任各类课程的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60%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占80%以上。其中,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学院秉承发扬苏州大学百年办学传统,坚持“能力为本创特色”的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师资建设,深化校政企合作,改革、创新、奋斗二十多年,形成了依托行业、强化应用、开放办学、高效管理的办学特色。由社会各界和高校百余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专业设置、师资聘请、教学计划审定、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坚持“加强理论、注重应用、强化实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苏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本院的骨干教师,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近五年,我院教师荣获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24项,市厅级教育教学奖12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奖项45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9项,省级奖项384项。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项。近年来,学院积极把握国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获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为契机,积极配合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将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让百年学府在千年古镇创造出新的辉煌。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学校简介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面向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的拓展与提升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苏州校区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苏州校区的总体战略规划、重大事项决策和学校对苏州校区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任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校长伊志宏、校长助理杨伟国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学校简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14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561人,其中,本科生4267人。外国留学生70余人。教职员工10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6.5%,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6个,全国技术能手9人,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0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学校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12门、国家规划教材4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7项;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职业院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学校与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国际化探索成果“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范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年至2019年我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2021年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正式落户学校。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职研究会、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全国性平台5个,以及牵头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教集团等全省性平台9个。学校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的试点院校。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以例示人”作用,致力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和产教融合的示范,为“建设成为‘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本科高校,培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办学以来,学校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资源,确立了“明体达用”的校训和“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既充分发挥高水平母体学校支撑优势,又真正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修身治学 理想园地学校地处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泰州市主城区,占地1003亩,校舍30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大气舒朗,现代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先进齐备,生活配套完善便利,建有10大实验实训中心;纸型藏书近88万册,电子图书212万余种,电子期刊近3万种,为10626名在校学生潜心求学、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优势专业 特色彰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主导、支柱、新兴产业链,设立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环境与制药工程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科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2个教学部。学校依托母体校学科专业优势,开设涉及工、经、管、文、艺等五大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59个特色专业方向,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会计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一门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1部教材入选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雄厚师资 优质教学学校依托母体校雄厚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以南理工教师、自有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学术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领导由南京理工大学委派,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集群)指导委员会由南京理工大学、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企业知名专家、高管担任。学校还聘请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在内的百余名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名师团队、博士团队和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活跃在学校教学科研一线,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连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获评“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育人之星”等荣誉称号,获得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资格,在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场教学竞赛、江苏省高校土木工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教学竞赛中摘金夺银。2个创新工作室入选江苏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特色培养 多元成才学校积极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以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为契机,不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模式,组建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电源技术学院、3D学院等特色行业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成果丰硕。仅2014年以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赛事中屡获佳绩,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6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55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创新指数”显示,学校连续两年进入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本科)TOP10%-30%,排名居江苏高校第七,全国独立学院第一。学校与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的泰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省内独立学院中唯一一家,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同时获批泰州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泰州市众创空间等,学生创业项目入选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项目。就业深造渠道畅通。学校设立培优班,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攀升,部分专业考研升学率达36%;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德国手工业协会、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ENIM)中国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成立“意大利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在中意高校交换生计划、“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86%的毕业生面向江浙沪就业。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0%。学校两度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2020年“江苏省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欣欣向荣,45个涉及学术科技、社会实践、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健康素质等学生发展各方面的社团,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飞扬个性的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卓越工程师讲坛”“凤鸣讲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彩虹音乐节”“读书节”“美育月”“外语节”等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心理协会荣获江苏省“百优社团”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广大学子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校园青春榜样”“江苏省魅力团支书”“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社会服务 成效显现学校积极立足地方提升应用科研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立项、省“333”人才资助项目等纵横向科研课题,并逐步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了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与价值。“政、校、行、企”联合共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成立“检验检测中心、智造技术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三大区域共享型N协同平台;与泰州市合作共建泰州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泰州市三大重点产业研究院之一)、泰州市吉祥文化研究所等;获批市级环境检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泰州市工程师学会、泰州市机器人学会等。面向地方打造学历提升、非学历教育培养的继续教育品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班、社会培训,承接各类社会化考试。学校入选首批“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继续教育与培训基地落户我校。赞誉鹊起 社会满意自创办以来,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先后被列为全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校、“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学校两度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先进单位”。学校办学实践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内、省内高等教育专家的充分认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并被《中国高等教育》连续刊载,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实践”专题报道。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1中国民办大学(含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我校稳居6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综合实力跃居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8强,江苏民办大学第1位。“十四五”时期,我校将紧紧围绕“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主题,秉持“质量至上、能力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夯实基础、凝聚特色、激发活力、提质增效,全面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