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陕西:2015年高职(专科)录取动态已经公布
2015-08-1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陕西:2015年高职(专科)录取动态已经公布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陕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和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划转陕西省教育厅管理。学院本部位于咸阳市文林路29号,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设有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教学部等10个二级院部,其中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是陕西省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约14000人),开设专业50个(包括1个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32人,专任教师586人,高级职称187人、中级职称2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38人,“双师素质”教师20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煤炭行业职教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5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职教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学校每年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0人左右。成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注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在教师培训方面,近两年来共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420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共计812人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年教师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161项,授权专利209项,公开发表论文595篇,学校表彰奖励教科研成果947项;实现首批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本地企业,学校教科研工作成果斐然。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室)覆盖全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2 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 3 个,校级实训基地 12 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数17个,校外和陕西彬长矿业集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16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现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在线开放课及资源共享课程150余门、重点课程包括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2门、创新创业课程6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提升显著,近三年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248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15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1项。学校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作用,以人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技术实用能力为主线,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加强与政府、企业、医院、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原陕西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咸阳市人民政府、咸阳市科技局、白水县人民政府等省、市地方政府机关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陕煤集团、中陕核集团、延长矿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西安航空学院等单位建立校院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搭建合作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职普融通,打造特色品牌。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与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国外高校签署“3+2”、“2+2”专升本合作协议,并加入中德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开设中德国际班、美国暑期带薪实习、暑期游学等项目,组织学生赴德国、韩国等国家高校交流学习,多名学生赴海外升学,5名学生赴韩参加韩国彩妆国际时尚美妆大赛并荣获特等奖两项、金奖一项、银奖两项,百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坚持打造国际化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学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应用水平考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学校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受咸阳市政府委托,学校牵头成立了陕西能源化工职教集团、陕西康养职教集团、咸阳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被咸阳市人社局批准为“咸阳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学校“模拟矿井”、“地质陈列室”被咸阳市政府设为咸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生命科学馆”被西安市临潼区科技发展联合会设为临潼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铸院、创新兴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安全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素质品牌和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的“太阳石”精神。2008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红十字示范校、陕西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21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示范学校”、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注:内容及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12月)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林路中段29号办公室电话:029-33665111,33665222招生咨询电话:029-33665101,33665102,33665103传真:029-33665223邮编:712000网址:www.sxny.cn
  • 学校简介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西机电职院)创办于1986年,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合署办学的国家级重点中职、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和陕西电子工业职工大学,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学校地处炎帝故里、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以爱国、文化、管理、课堂、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为核心的“九维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国家和陕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院校”;成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电子职教集团”和“宝鸡市现代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师生在国家和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荣获国家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0多项,团体总分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学校以培养岗位型、技能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机电、制造类学科和专业优势,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机电、电子、汽车、信息、加工制造等特色鲜明的装备制造专业体系,在全国率先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育人,探索建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在全国深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认可。学校实施“师资强校”战略,通过多方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热爱职教事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50人。先后有教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出版各类教材48种,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40余篇,立项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10余项,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很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学校先后为烽火、凌云、宝光、施耐德、汉德车桥、吉利汽车、秦川机床、合力叉车、中铁一局、中铁三局、中铁七局、中铁电气化局、一汽丰田、上海大众、天猫养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中兴通讯、西安三星、海康威视、京东方、好利来、动高集团等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在宝鸡市蟠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新校区,形成“园中有校、校中有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独特办学优势。同时,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吉利智造学院”、“风标制造产业学院”、“中兴产业学院”、“钛及先进材料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和“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将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着力打造“西部产教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现有宝福路、蟠龙新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100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拥有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0多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和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2个、省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机电技术精品专业实训基地1个、省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性实训基地1个;建有各类文体场馆、基础设施;现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共5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共3个教学部门,开设智能控制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5个专业,现有各类学生11000余人。俯首躬身,掬泾渭之水育芳馨桃李;职教兴校,借秦岭之木写鼎盛春秋。过去的三十多年,学校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硕果累累,成绩卓著。当前及“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聚焦蟠龙新校区和“双高”建设,突出“扩规模、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多元兴校、特色强校、质量立校、智慧优校、人人为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产业”,争创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特色“双高”院校!
  • 学校简介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2004年批准设立,2005年9月正式挂牌运行。学院是在原铜川师范学校、铜川市职工卫校、铜川教育学院、铜川电大四校整合重组基础上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隶属铜川市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是陕西省教育厅。学院位于铜川市新区朝阳路西段, 占地面积628亩。这里距省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随着西铜高铁的开通,已融入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38.76万册、电子图书24.5万册。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90个,校外实习基地80个;校内建成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护理、人文科学和计算机等7个实训中心,名师工作室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36.77万元,实践教学用房总面积29560平方米。目前,总投资7.9亿元的学院二期工程建设作为铜川市重点建设工程已经开始启动,预期2024年建成交付使用。学院现设师范教育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孙思邈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培训部、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教学单位,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图书馆、工会等14个党政群及教辅机构。现有教职工339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研究生学位9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人(其中副高46人,正高4人) ,目前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拔尖人才3人。目前学院面向四川、重庆、河南、山西、青海、内蒙、宁夏等15省市招生,现已初步形成了人文、机电、建工、医学四个专业群,专业设置及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开设有三年制高职专业2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7个,其中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1个,建成省级重点专业5个,6个院级重点专业;央财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 18 门。建成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站、培训中心4个、省市级人才培养基地8个,被确定为陕西省“人人技能工程”实施院校,铜川社区大学挂牌对外招生。截至目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学生近8817人(其中三年制高职7123人,五年制高职1694人),成人教育在校学生3971人,我院办学规模突破一万人。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人才订单培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保障学生有质量的就业。先后与10余家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实行校企合作育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材料、机电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建院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13000多名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先后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9月通过了陕西省人民政府高职院校办学情况督导,2015年11月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的巡视诊断,2019年11月接受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教学诊改复核并顺利通过,202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校园,并被评为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目前学院正在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关南书院,诞生在原安康师范学校的兴安支部是安康第一个红色革命组织。学院于2004年由安康师范学校、安康卫生学校、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康卫生学校创建于1960年,安康第二师范创办于1985年。2016年,一次实质性整合安康技师学院、安康市技工学校、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康分校、安康工业学校、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康市军转培训中心、安康市供销培训学校、安康市农广校等市直8所职业教育院校,实现集中统一办学。百余年薪火相传,发展成为一所高等与中等职业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互补、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兼顾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育人环境优良。学院地处汉江之滨的安康市国家级高新区。占地面积630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省级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建筑美观、错落有致,体育场、体育馆规范标准,功能完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800余万元,有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各1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1500余台,馆藏图书50余万册。智慧校园、文化交流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专业体系完备。学院全日制五年制、三年制高职教育共开设医药卫生、师范教育、工程技术等九大类40多个专业,形成了医药卫生、师范教育、工程技术、经贸管理、现代服务等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护理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护理、临床医学、学前教育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有1+X证书试点项目6个。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开设30多个本、专科专业,在册学生8000余人。社会培训项目、职业资格(等级)鉴定工种各30多个,年培训和鉴定近万人次。学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机构,是省人社厅批准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继续教育每年近万人次。学院是安康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设安康市职业教育中心,在引领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676人,专任教师458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114人;硕士学位130人,“双师型”教师188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教学名师6人,荣获全省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教师4个,市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十三五”期间,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和科研奖励50多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管理规范科学。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内设党政办公室等13个管理机构,设技师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部、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4个教学、教辅机构,有附属小学1所,安康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安康市综合培训中心各1个,附属医院3个。近年来,学院秉持“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办学理念,突出“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高质量通过省级复核,建立完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体系,推动内涵发展不断深化,追赶超越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时期,是学院追赶超越创建区域一流职业院校的关键时期。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职业教育改革等重大机遇,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定位,以类型教育为改革方向,以深化内涵为发展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打造秦巴一流、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职教名校,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 学校简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公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9000名。有教职工26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0余人。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9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3‰、材料科学进入ESI全面排名5‰。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40%。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高校601-700位,全国高校89-106位。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学校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院士工作室13个。有双聘院士4人、外籍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45人、“特支计划”15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教改项目95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30部;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个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1名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工信部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9项,教材研究基地1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建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43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24项,其中国家级奖5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6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75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0件,科研经费到款28.41亿元。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24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17个。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陕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有2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共建“西安理工大学浐灞创新孵化中心”,双创中心下属的“西理工/工创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陕西省众创空间及西安市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多项赛事中成绩优异。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设有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生在全国性“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定向锦标赛、艺术展演等体育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学校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建立的“古都大讲坛”在陕西高校具有较大影响。先后1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促进了全校师生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交流。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多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国际学生培养工作有序发展,目前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学生来校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校园国际化氛围有效提升。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逐步建成,科研国际化工作有序推进。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近年来学校在全国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超过96%。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多位两院院士、重要党政领导和杰出企业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水利水电、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西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