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高考最后一次调剂录取11日至12日进行
2009-08-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0日,山东省考试院进行专科一批二志愿投档录取,二志愿录取结束后,11日至12日将进行专科一批调剂录取,文科37所院校、理科34所院校需要通过调剂录取补足生源,这也是我省今年高考的最后一次调剂录取。

从专科一批二志愿投档表中可以看到,二志愿投档后,计划不满院校仍然较多,文科有37所院校、理科有34所院校需要参加调剂录取。省内院校是调剂录取大户,文理共有1534个计划等待调剂。文科需要调剂的计划中,济宁学院226个、菏泽学院183个、枣庄学院105个,计划共有514个;理科需要调剂的计划中,济宁学院16个、菏泽学院372个、枣庄学院616个、山东科技职业学院16个,共计1020个。需要调剂录取的省外院校虽然数量较多,但每所院校的调剂数量都有限,所以,参加专科一批录取的考生,更多的可能是调剂到省内院校中。

8月11日至12日,我省专科一批进行调剂志愿录取,其中统考美术类专业也参加调剂录取,调剂录取结束后,专科一批录取全部结束,预计录取结束后三日内,考生可以查询录取结果。全省统一查询方式有两种,一是拨打声讯电话16866,二是登录省考试院网站http://www.sdzs.gov.cn。

专科一批录取结束后,专科二批录取将在8月15日至18日进行,所有专科一批落榜的考生将进行专科二批录取,专科二批只设一、二志愿录取,不设调剂录取,专科二批录取结束后,落榜考生只能参加9月份的注册录取和补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3000余人。设立有港口学院、海事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港口机电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现代航运专业群、数字商贸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应急救援专业群等八大专业群、39个专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地处青岛海洋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山东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战略,深耕港航物流领域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形成了“以港航物流专业为基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格局,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职示范院校、山东省优质院校和青岛市品牌院校。深度融合,发挥校港一体优势随着2019年山东港口集团成立,学院深度融入山东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校港一体”的体制机制优势,“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山东港航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立足港航,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学院依据港航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全面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强化专业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品牌专业(群)21个。港机、港电、港管和港工等涉港专业的办学实力在高职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港口类专业在校学生比例均位居全国前列。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交通运输行业职业建设联系点,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港口类考评鉴定站,牵头编制了起重装卸机械1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国家标准和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职业技能标准等多个社会紧缺的国家标准,获批成为山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业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大连海事大学、新加坡海员工会等国内外高校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创新以“校企互动”为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课程改革标准,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基于真实案例与项目,选取教学内容,建成国家、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9门。学院与山东港口集团实现深度的人才流通和双向任职,组织教师深入港口一线,跟班实践锻炼,培养造就了一批结构合理、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并聘请以许振超、张连钢为代表的港口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学院依托山东港口集团的平台优势,建成“山东港口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和“山东省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中心”。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技术、物流管理、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的作用,建成全国首个港口码头远景实训室,拥有全国唯一的集门机、集装箱、轮胎吊等为一体化的校内大型港机设备实训基地,投资兴建了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流体装卸工实训基地,建成全国263家港航企业实习基地。多元融合,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学院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优势,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先后为山东港口集团、中国外理总公司、新加坡海员工会等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超10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超60000人次。学院建有连钢智慧港口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港口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高校智慧港口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企业科技攻关,完成了万吨粮仓储量优化改造等130多个技改项目,获得了集装箱轮胎吊供电装置、矿石输送带防撕裂装置等24项国家专利。开拓创新,打造港航人才摇篮学院深度融入山东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山东港口集团为龙头,包括国内沿海、沿江各大港口、航运、现代物流等知名企业在内毕生就业网络,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港航物流企业,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学院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强调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
  • 学校简介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创建,东营市人民政府承接续办。其前身为成立于1973年的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胜利石油学校和胜利油田卫生学校。学院在历次山东省评估工作中获评优秀,先后获得“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国企业先进教育单位百强”“全国职业指导与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先进学校”“东营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山东省东营市。学院占地44.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总值8951.54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800余平方米,藏书57.25万册,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1个,拥有 ZJ50DB钻机、ZJ40L 钻机、井下作业通井机、游梁式抽油机、PZ12V190B 柴油机等各类实训设备和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带压作业等各类仿真模拟系统 100 余台(套);建设了国家安全应急响应演练训练基地、中国石化油气生产信息化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胜利油田应急救护训练中心等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要求。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10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8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1.95%,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44人;学院还聘请了190余名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26项,建成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省重点教材28部、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部,申请专利20余项。学院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护理学院、智慧产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自动控制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教学部)、人才发展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共有石油工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5个高职专业。学院先后与京东世纪贸易、漱玉平民大药房、广州数控、山东万通、胜利监理、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滨海迅腾科技、山东广拼多等多家企业,在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开展办学合作。2019年,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推动形成政府统筹管理、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东营市人民政府与山东蓝海集团本着“共同举办、共同管理、共同建设”原则,开启了校企深度融合新局面,并启动了一流的信息化新校区建设工作,对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建校以来,学院以学生成长和获得良好就业能力为中心,依托企业集群、中国石化和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黄蓝战略,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9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有2000多人走上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 学校简介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职统招计划,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普通高职院校,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0个观测点满票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以“合格评估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为题进行了推广。2020年在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同类院校之首。202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学校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现有郭店、遥墙2个校区,占地面积11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1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6.75万余册,电子图书221.53万册,纸质期刊4387种,电子期刊146980种。校内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335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37 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1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45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济南市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1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316人。获评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科技支持团队”2个。学校下设7个教学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 37个,形成了以医学为特色,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 门、省级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1个。学校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承担国家科研课题15项、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8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4项、省级教改项目49项;获得科研成果奖972项;获得国家专利347件、软件著作权572件。2015年,牵头成立环渤海高校教学咨询委员会、科研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连续承办多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支持单位。学校学生在国家和山东省组织的高校技能大赛或科技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共计1797项。其中,2020年获第六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3项,2021年获第七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6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省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省级特等奖1项。学校2015年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6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获评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协同育人。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课程共建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已选派68名教师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交流深造,并聘请了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资深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选送1500余名学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澳门等地区的18所高校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与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海信集团、京东物流、中国重汽集团等178家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校企互动,协同育人。学校坚持在服务社会中育人,在回报社会中发展,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启动“万名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计划”,连续17年累计义务培训乡村医生3.2万余人,已形成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品牌。得到周铁农、厉无畏等国家领导人和高强、姜大明、郭树清等省部级领导的高度认可,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50余家媒体多次报道。2013年,获批山东省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连续4年培训高级养老护理员3000余人。学校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开放办学,弘扬以和合向上、协同奋进为内涵的“和合”文化,秉承“明道致远,德和崇文”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专家治学”发展战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先后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被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首批5A级社会组织”,连续6年被省民政厅评为“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市胶州市
    学校简介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简称“青工职院”,2019年在整合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资源基础上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是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两级管理、以青岛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目前占地509亩,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目前有教职工229人,在校生3737人。学院设有智能制造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洋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依托区域发展开设药品生物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移动通信技术(5G方向)、软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业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28个专业,拥有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数控、模具、机电、机械、汽修、焊接、海洋生物等九大现代化标准实训中心。各实训中心均按照企业生产车间标准建造,设备总价值近1.5亿元。学院定位于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和青岛市“十五个”攻势、十三条产业链发展需要,重点围绕现代制造业,着力打造能够支撑青岛市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专业体系,与青岛市工业发展同步同频。依托青岛市产业规划和布局,以培养海洋生物及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高端服务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学院依托现有的实训设备,深化产教融合,多种途径开展校企合作,与华为集团、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青软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学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前为1+X证书试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管理中心和试点院校。学院以“先进、独特、速度、活力”的思想为引领,以“先进性、先锋性”为发展理念,践行“知行有度、刻意求工”校训,突出工科职教特色,协同推进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明确以培养“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为育人目标,打造“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导师、创业导师”为一体的“四师型教师”。初步规划2023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000人。到2025年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于一体多元办学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成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摇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品牌。
  • 学校简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是于1998年7月兴办的一所普通高校。199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成立远东工商外语学院。200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建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7月,学院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职教园区,设立分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2020年8月计划启用曲阜高铁新校区。2020年9月,启用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高铁校区学校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徐森林教授担任,教务、学务等各职能部门主管均聘请教授、博士任职,实行专家治校。二、学院现状学院现设五系两部两中心(工商管理系、健康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文化教育系、艺术系、五年制专科部、公共基础教学部、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后勤处、资产管理处、人事处、财务处、图书馆、科研处、诊改办(督导处)、科研处、图书馆、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办公室、宣传处(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统战部、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安全保卫处、资助中心、公共关系部、工会、纪委、石门书院等29个管理与服务部门;学院目前设有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健康管理、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助产、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软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空中乘务、大数据与会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早期教育、播音与主持、表演艺术、音乐表演、应用英语、舞蹈表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中文、雕刻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动漫设计、书画艺术、民族美术等4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师资力量充足,专任教师475人,拥有博士9人,硕士86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近百人。学院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贫困学生助学金(分三等分别为4400元,3300元,2200元)。学校同时有企业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院是山东省第一批设立武装部的专科高校,方便了我院大学生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参军梦。三、学院定位学院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办学目标定位:立足山东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建设服务,凸显学院特色,把学院建设成为我省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专业建设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商科类”、“书法(刻字)”、“电子信息”“旅游外语”等专业为重点,带动相关专业建设,不断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既具备一定科学人文素养,又掌握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第一线培养和输送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学院的收入主要用于教学,优先用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教学改革等方面,每年直接用于教学的经费比例基本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远远超过了4000元的要求。除每学年按时、足额地向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外,学院还增设了各种奖学金等。办学基础:学院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在办学基础设施、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集中建设。近三年来,学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修缮教学办公室、教室、学生公寓,增添和更换教室、办公室、学生公寓的桌椅、家具、风扇、空调、热水器等设施;投资了80万元改造体育场,增加体育设施;完善教务管理系统;新建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室、ERP实验室、手工会计实验室、餐饮实验室、立体造型实训室、现代刻字实训室、焊接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彩电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室等,新增实训室及实习场所1.5万平方米。增加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的藏书量,扩充了图书资源,每年购进图书生均3册以上,图书总量超过办学指标规定的标准。学校新建、改建多处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完备的教学设施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学院已建成一个接入总带宽达1000M的校园网络,学院校园网光纤总里程约5000多米,无线WIFI网络覆盖校园信息点共计200多个。学院网络化建设为推进全院教学信息化,提供快速、便捷的网络服务提供了保障。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学院有有二十余年的行业办学历史,是省内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较早的高职院校,有较成熟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在互惠双赢基础上,建立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合作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学院各个专业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了5个研究室,形成了学院与各系部、各教研室组成的产学结合教育工作网络,建立了研究、管理、指导、评价、推广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把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启创优科技股份公司、山东中兴云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珠山书画院、双元职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临沂众泰汽车有限公司、台湾联相集团、济南舜和酒店、苏州巨丰电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2008年6月与济南舜和酒店订立了定向培养合同。年底又与济南天外山庄建立了实训、实习合作关系。全院现有校外实习基地87家,涵盖了学院全部专业,合作机制完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稳定,运行情况良好。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实施“2.5+0.5”的教学模式,充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覆盖率达98%,实习时间均达6个月以上。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形式,增强顶岗实习针对性,提高实习成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