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2014年高招近半考生上本科 为历年最高
2014-09-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本科层次录取考生203133人,为历年最高;贫困专项计划增多,给考生更多上名校机会;今年高招新亮点:考生考高分同时还要有“高能”……河北省2014年高招录取已于8月23日顺利结束,包括保送生、小语种、各种单独招生备案在内,今年共录取考生364550人,约占报名人数的87.16%;本科层次共录取203133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8.58%,为历年最高。

近半考生读本科

今年共有1718所高校在我省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392381,增加2412人,其中本科计划人数191996,增加10257人;专科计划人数200385,减少7845人。从录取层次看,本科层次共录取203133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8.58%,为历年最高。其中地方专项计划录取375人,对口本科录取3476人;专科层次共录取161317人,其中对口专科录取7995人。今年我省增加的招生计划主要是部委高校、外省高校、艺术类专业不分省计划及单独招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别。

考生减少、本科计划增加,“分母”小了、“分子”大了,一增一减,上本科的机会多了。

最为风光的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这四所院校,不管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中,都招到了高分考生。文史类中,清华大学663分,北京大学659分,上海交通大学651分,复旦大学647分;理工类中:北京大学702分,清华大学702分,上海交大696分,复旦大学694分,招到的都是高出本一线120分以上的考生。工科见长的清华文史投档线高出文科在国内拔尊的北大,更多的因素在于,清华大学的文科招生计划比北大少。

贫困专项计划增多

贫困专项计划越来越多了。包括三类:国家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省内的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高校自身的农村自主选拔录取专项计划。

今年国家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中,有1727个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都有名额,实际录取1716人,投档后统计,各院校贫困专项投档线普遍低于在本科一批录取中的投档线。

我省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单设批次为“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共有12所省属高校,计划招生374人,实际录取375人。

高校的农村自主选拔录取安排在本一特殊类型批,共有86所院校录取考生394人。其中文史类有20所院校最终录取37人,理工类有66所院校最终录取357人,全部完成计划。

实施贫困专项生计划,给考生更多的上名校的机会。缩小了城乡间考生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读名校的差距。

破冰“一考定终身”

今年,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多所试点院校在我省招生时采用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开始尝试打破把高考成绩视为惟一依据的录取方法。尽管试点院校投档录取规则各不相同,但高考成绩已不再是惟一衡量标准,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高校自行测试成绩等都成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录取过程中,虽然有些考生高考分数很高,但却因为折算后的综合评价排名不占优势而无缘名校。

今年高招录取中出现的这一新亮点,反映出高招录取对于考生的新要求:考高分的同时还要有“高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试点院校虽然对高考成绩比较“宽容”,但也有底线,至少高考成绩要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与此同时,这些院校还对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等多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教学在应战高考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平时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83.7万册、电子图书245.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80种,各种类型数据库30余个。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等20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万余人、各类硕士研究生905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69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94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97人;有“双师双能型”教师524人。累计110人次获评“省管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以上专家称号,有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海洋科学等7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具有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等6种专业学位17个授权领域。有6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3个省级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4个省级研究生实践基地,其中2个为省级优秀研究生示范基地。学校设有76个本科专业,涵盖农、教育、工、理、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获批2项国家级新农科项目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葡萄酒学院、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57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1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29篇,出版学术著作198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1.26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个,获得授权专利184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21项。学校建有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和10个秦皇岛市首批农业专家工作站,建有32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学校先后与近30所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为河北省孔子学院联盟、中西高校联盟和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设有中美、中芬“121”交换生双学位、中澳“312”本升硕和意大利免费交换生等项目,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36项,其中国家级312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含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 学校简介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在U.S.News(美国大学排名)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学校位列内地高校第154位,河北省高校第2位。学校前身河北联合大学于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201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学门,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系成建制并入,曾沿用唐山矿冶学院、河北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校名。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26年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8年更名为开滦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阜新煤矿卫生学校、唐山卫校大专班并入,成立唐山煤矿医学院,开始本科建制,曾用校名河北医学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47126人,其中本科生35387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862人、专科生6464人、留学生353人、预科生60人。学校设有19个管理机构,30个教学机构,6个教辅机构和9个直属机构。2016年8月,学校规划占地4500亩、总建筑面积103.56万㎡的国内一流现代化智慧校园正式启用,建有一流的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CAD中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和网络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拥有纸质藏书28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5个,数据存储量达96.5TB。通过按学科组团进行资源布局,实现了“一站式”的学科服务。学校主办有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类等5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学校拥有隶属附属医院和非隶属附属医院25家。坚持特色发展和新型交叉的学科专业建设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校现有10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冶金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学科成为河北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预选项目;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拥有18个国家部委和省确定的重点学科,17个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河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2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河北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1个河北省工业诊所,10个省级科技创新券创新服务提供机构,11个唐山市企业诊所,13个市级科技创新券科技服务机构,1个唐山市众创空间;建有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培训基地、河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河北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河北省创伤研究所、教育部批准的“匈牙利研究中心”、河北省城乡统筹及一体化发展研究基地、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河北平台华北理工大学分站;中科院唐山科学发展研究院、唐山市院士工作站等机构依托学校建设。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工作部署,系统推进“3433”学科群建设工作,重点建设冶金与材料学科群、矿业与安全学科群 、职业卫生与安全学科群3个强势特色学科群;大力发展化工与环境学科群、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群、先进制造与装备学科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群4个重点优势学科群;适度拓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群、人文法学与艺术学科群、信息与计算学科3个基础文理学科群;积极扶持生命科学学科群、海洋科学学科群、脑认知科学学科群3个新兴交叉学科群。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学校拥有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5名河北省教学名师;拥有1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拥有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7个省级一流专业;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一流课程;12个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近五年,学校入选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获得多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共培养10多万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已成为冶金、矿业、重化工等行业总经理、总工程师的摇篮,煤炭行业高级医学人才、职业病防治业务骨干的摇篮。学校毕业生具有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适应社会需求等特点,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名列省内前茅。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452人,其中专任教师23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6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266人。学校有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燕赵学者、省管专家等优秀人才100余人。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校年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达2.5万人次,获得国际、国内奖励2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达到1712项,其中国家级159项、省级263项;学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检索 3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工作;建设高水平“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创业项目240余项;选聘专职教师、校外导师100余名,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和“以升讲堂”;荣获“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先进单位”称号;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2016-2020年)中,学校在本科组Top300榜单上位列国内第122位,河北省第3位。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开发立地、创新实践树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实施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国防军工科研“三路并进”的科技发展战略。近十年,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19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亿元;学校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高品质钢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安全、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利用、生物分子组学、工业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之中,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产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确立了4项行业标准,基因组信息学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国际性高水平论文50余篇。在2019年中国高校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69位,河北省第3位;在2019年ESI世界大学及科研机构学术水平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159位,河北省第4位;在2019年软科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国内高校第187位,河北省第5位。根据武书连2020年6月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情况,学校的工学、医学、理学分列省内第3、第2、第4位。坚持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领域和内容,建设引领学术前沿的国际合作平台。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建立中东欧地区第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与佩奇大学共同举办“中-匈医学论坛”;与匈牙利针灸康复学会、赛格德大学、德布勒森大学共同承担中-匈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6项;获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项,国际科研合作基地3个;获教育部批准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本科项目;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佐治亚瑞金斯大学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术并举、崇术重用、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恪守“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精神,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改革驱动、融合发展、多元一流”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谱写华北理工大学新的辉煌。
  • 学校简介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举办者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办学业务受河北省教育厅指导,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署办公,学院形成了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两项业务并举并重、相融共促的发展局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电力行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办学条件优良。学院现有北院和南院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在12项教学诊改核心指标中,生师比、生均实践场所等11项指标优于全国高职示范校中位数。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发布的2018年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学院教育质量指数位列全国一般高职院校第十名。行业特色鲜明。学院始终植根电力,“缘电而生,倚电而立,因电而强”,形成了以“电”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及核心竞争力,确立了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优势。同时,学院为电力企业办学,了解电力发展新趋势、掌握电力新知识与新技术,并通过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融合,使企业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充分保障。办学功能完善。学院设有16个机构,包括教务部、学生管理部等7个职能部门及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9个业务机构,具有开展高职教育与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等11个专业,其中,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21年4月,学院有教职员工292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111人、本科及以上278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8人,专职培训师48人,专职教师114人。学院还常年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实训设施齐全。学院拥有反窃电实训室、输配电线路实训场、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600MW发电厂仿真实训室、信息通信实训基地、网络设备实训室等实训室(场)108个,其中反窃电实训室和信息通信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院挂牌成立国家电网公司信通专业共享培训、河北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国网中兴公司电气技术人员实训、承德热力集团培训、河北农业大学“电器类”专业质量教育实践等多个基地。招生就业良好。学院坚持做精做优的办学思路,严控招生规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高标准。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生源主要来源于河北省、山东省等18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平均协议就业率达70%以上,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有及民营电力类企业,其中,签约国有企业比例达半数以上。校企合作深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开展“1+2”校企合作办学,与张家口盛垣供电服务公司、粤丰环保电力公司等7家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公司、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公司、保定热电厂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服务发展有力。学院坚持着眼公司、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技能岗位的培训资源体系,同时充分挖掘利用软硬办学资源,积极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线损治理、冬奥保电、柔性直流输电、电力无人机等全面支撑服务,为电力行业和社会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同时,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等级评价中心等资质,积极开展技能鉴定及评价服务。“十三五”期间,学院累计开展职工培训20.8万人天、鉴定及评价2.5万人次。办学成果丰硕。建校以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2016年度河北省省级文明单位、2014-2016年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文明单位、2016年度河北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高水平电力职教高地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工作部署,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建设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力职教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电力职教产业化发展创新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河北美术学院石家庄市
    学校简介河北美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艺术类高校。学校始建于2002年,2015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通过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书法学等11个专业获批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进行招生,成为参加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招生试点高校。学校占地3780亩,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164万余册。学校建有美术博物馆,拥有供学生基础训练鉴赏和临摹的馆藏名人书画、雕塑等文物万余件。目前设有造型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动画数字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0180人。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本科专业34个。其中,环境设计获评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书法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雕塑等7个专业入选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10余项。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200个,投巨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城(鸡鸣城)。学校入选了“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项,在《美术》《中国书法》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篇,在《美术观察》《艺术百家》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87篇,各类国家级创作、设计获奖144项。学校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老庄文化研究中心、东方美术研究院、关汉卿王实甫研究中心、古建筑数字化艺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有达芬奇校色实验室、三维动画模型实验室、景观建筑沙盘实验室、玉雕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智能化制版实验室、传统手工装裱实验室、坦培拉工艺实验室等140余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有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2019年以来,我校与海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自有专任教师150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48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20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市青年拔尖人才、市管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53人,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陈鼓应、刘正成、郭宝寨、何应辉等终身教授、特聘教授30余名。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秉承“自信自立、敢为人先”的校训,践行“盖大楼、请大师、铸大爱”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专业与产业融合,教学与创作融合,课堂与工作室融合”,形成了“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相互促进,专业建设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2021年京津冀最美大学”等多项荣誉。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19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现有来自16个国家(地区)的36名留学生。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罗斯、英国、德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等10余个国家35所高校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深造、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韩国湖南大学、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等合作举办了风景园林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等本科教育项目。学校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红色文化园和300多米的红色文化长廊以及东方美术历史园、西方美术历史园等,实现了环境育人、情景教学。学校被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社会组织委员会授予“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红色社会组织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学校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建设跻身全国一流的美术院校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是司法部直属唯一全日制普通高等警察院校,肩负着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机关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任,被誉为我国“司法警官的摇篮”。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始建于1956年,原名公安部劳改工作干部学校,1983年划归司法部管理,1985年成立中央劳改劳教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更名为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1999年开始申办普通高校,2002年正式建成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作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最高学府和刑事司法领军院校,学校建成了司法行政系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干部和高级警官培训基地、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创新基地,为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培训服务、理论服务。长期以来,学校积极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形势,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职能,提高办学水平,2012年8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试点单位,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2012年11月中央编委批复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加挂国家律师学院牌子,承担律师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等职能。2014年11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5年2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77人,专任教师34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资格95人,副高级职称资格10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为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学校设有监狱学学院、法学院、矫正教育系、信息管理系、警察管理系、马列主义教研部、基础课教研部、警察体育教研部、研究生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以及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罪犯改造理论研究中心、戒毒与康复研究中心、社区矫正研究中心等11个研究机构。图书馆藏书95万余册,建有全国唯一的监狱戒毒文献信息中心、律师文献信息中心,拥有现代矫正技术司法部重点实验室和戒毒康复技术实验室、司法信息安全实验室等16个现代化实验室,在全国司法行政机关遴选建立了30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学校以监狱学、矫正教育学为优势,构建了法学、管理学、工学等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监狱学已建成司法部重点学科,矫正教育学被批准为司法部重点建设学科,刑法学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学科。目前开设监狱学、法学、侦查学(狱内侦查方向)、行政管理(警察管理方向)、司法警察学、禁毒学(戒毒方向)、数据警务技术等25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监狱学、行政管理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监狱学、侦查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狱内侦查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罪犯教育学”“法理学”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坚持政治建校、警校姓党,实行严格警务化管理,形成了“坚持政治育人,强化职业素养,注重实践能力,发挥行业优势”的鲜明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等司法警官教育之路。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不断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规范便捷机制,绝大多数毕业生被录用为司法行政机关和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公务员,毕业生遍布全国近700所监狱、360多个戒毒所,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和广泛好评。学校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积极承担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干部、高级警官、业务骨干和高端律师培训任务,年均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为司法行政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学校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围绕监管改造、戒毒康复、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领域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应用性理论研究,先后申请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70多项,出版专著350多部,为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乌克兰、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同类院校和矫正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惩教署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与美国马里兰大学、俄罗斯刑罚执行局、瑞士刑罚执行局联合举办“中美刑事司法新发展”“中俄刑罚执行现实与未来”“中瑞监狱管理”等大型国际研讨会,定期选派专家学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进修访学,广泛宣传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和罪犯矫正经验,不断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当前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行业引领的中央司法警官大学,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