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民航空军招飞 东航或招60人
2013-10-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多少男孩都有个蓝天梦,这秋雨绵绵将进冬的时节,却也成了蓝天梦圆的初始季节。民航招飞、空军招飞的工作都已经正式启动,而已经有部分航空单位进入学校对志愿从事蓝天事业的学生进行初检。记者了解到,除了往年的体检门槛需要考生迈过,各招飞单位对于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也越来越高。

需要什么?好眼睛+好英语

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是率先启动入校初检的单位之一,从本月中旬开始,该公司就来到了昆明、曲靖、玉溪的十余所中学展开初检工作。昨天,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招飞办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官一中和云大附中星耀校区再次展开飞行员选拔之旅。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已经完成的10余个学校的初检工作中,有2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而最后通过初检的学生达到了300人左右。在体检环节,因为视力不达标而被淘汰的同学占到了总数的九成五左右。记者昨天就在初检现场看到,仍有不少戴着眼镜的同学前来参加初检。“任何一眼的裸视远视力在航空环形视力表0.3以上,相当于E字视力表0.4以上;不可患斜视、色盲、色弱;不招收做过近视激光矫正手术者”,听到了工作人员这样的解释之后,一些同学有些黯然神伤地离开了初检现场。

而在正式的初检之前,招飞工作人员首先对参检同学进行了20个题目的英语测试,而这些英语题目多为会考水平的试题。为什么还要进行单独的英语测试?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民用航空的飞行员将来可能执行国际航班,加之空中联络的需求,必须要求飞行员能够具有一定的英语使用能力。201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招飞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线为二本线下浮动5%左右,英语单科的成绩不低于90分,而预计明年的录取分数水平将不低于上一年度的标准,总体将呈现双线继续上升的趋势。

得到什么?机长年薪达百万

报名参加选拔的官一中李同学就告诉记者,飞行员不是一个一般的职业,更具挑战也受到更多的人瞩目。飞行员的选拔比例极低,这也是彰显个人价值的一个不错的渠道。但对于更多的家长来说,在如今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孩子能成为飞行员,那基本上是捧上了一个“金饭碗”。

根据东航云南有限公司的说明,录取的飞行学员都将进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展开4年的本科学习。大学4年期间的食宿费、学杂费、生活费、证照考试费等由学员本人自理,这个费用大概为每年1万元左右。而4年总共约70万元/人的飞行技术训练费则由公司垫付。

学员学成毕业取得毕业证、学士学位及飞行技术相关证件后,原则上回东航云南公司工作,或由东航统一分配。飞行学员毕业回公司报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要为考核进行半年左右的飞行训练,而这期间的收入则将达到1万元/月左右。通过考核成为第二副驾驶,从第二副驾驶聘为第一副驾驶的时间大约在半年左右,目前,东航云南有限公司飞行副驾驶的年薪在15万至30万之间。副驾驶经过4年至6年的飞行训练考核合格,可以聘用为机长,目前,东航云南有限公司飞行机长的年薪在80万至100万之间。

注意什么?招飞全面启动 报名需抓紧

记者了解到,除东航云南公司单独开展的招飞工作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及成空招飞选拔中心组织的招飞选拔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预计从下月初至12月下旬在我省14个州市展开初选,而成空招飞选拔中心预计将于11月初至11月中旬在我省昆明、大理和昭通3个市(州)设初选站,组织初选。根据安排,昆明站参检的生源应为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普洱市、版纳州、文山州、楚雄州、昆明市;在大理站参检的生源应为保山市、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市、临沧市、大理州;在昭通站参检的生源应为昭通市。

如考生有报考意愿,可到学校教务部门进行咨询。东航云南公司的招飞工作人员介绍说,考生可以登录公司网站查询初检安排,如果之前没有报名,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初检地点就近进行现场报名,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11月15日的最后一次位于东航培训中心的兜底式初检。

东航云南公司的招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去年招收到了52名飞行员,希望今年能够更进一步,达到60人,但由于云南并非飞行员的“主产区”,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较大。对于一些没有通过初检,无法实现蓝天梦想的考生,该负责人表示,当不了飞行员,还有其他的民航专业可以选择,比如机务维修、空中管制、飞行派遣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业的招生分数都不低。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由始建于1933年的昆明医科大学申办并获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杨林、高新两个校区,杨林校区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高新校区坐落于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昆明市政府授予的“昆明市园林式单位”。学院建院二十余年,秉承“海纳百川,博极医源”的校训,形成了“医药卫生鲜明,专业应用性强,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优,管理服务信誉高,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优势,具有良好的国内声誉。学院设有“一院一部九系”,即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第一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护理学一系、护理学二系、口腔系、文理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助产学等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本科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学院共享昆明医科大学一体同质化优质临床教学资源,扩展建立了包括附属石林天奇医院、附属昆明同仁医院、附属富民医院以及3家教学医院和10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网络,与英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校际合作关系。学院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完全满足学院各专业的教学需要,是莘莘学子实现理想的求学之地。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运动场馆,高速校园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按现代标准化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综合实验室、人体形态学陈列馆、计算机室、数字化外语语音室、器械健身室、形体健美训练室等教学设施,公寓式学生宿舍楼群、校医院、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好的“本科应用型”医药卫生类人才。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且达到所学专业毕业要求,毕业成绩合格者,由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颁发经国家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双证”获得率超过99%;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的海源学子已达100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重要指标均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为全国特别是云南省健康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减、免”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院通过提供院级奖助学金、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学生毕业,享受国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学院提供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国家智慧教学试点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学团体、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名师工作室、省级“十三五”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省级精品教材、省级教改研究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院系和省厅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等近四百项,在云南省首届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在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单位、云南省民办教育示范高校、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云南省教书育人示范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昆明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在云南省民政厅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评估中获评4A级,在云南省教育厅对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A等。学院的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学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以英语安排教学)。2022年,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助产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中药学、制药工程、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18个专业。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
  • 学校简介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由云南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云南大学申办并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校现有12个分院、1个公共教学部、5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滇池学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18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2.2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64.66%,“双师型”教师占17.44%,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二级教授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创新创业导师中有行业企业专家50余人,12人入选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占全省高校的1/7。图书馆藏书221.47万册,电子图书717210册。学校连续两年获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立项,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项目,是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连续2批入选教育部“新工科”和首批“新文科”项目的学校;拥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培育点5个;学校现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4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33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91项,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有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高原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大创项目81项,省级大创项目297项。涵盖省级立项所有类别,项目等级、数量均位列云南省同类高校之首。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21年全省本科高校专业水平评估中,28个专业列云南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同类专业第一,10个专业列第二,占参评专业数的80%。在武书连发布的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由2015年的第42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7位。 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摇篮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十七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共有3000余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50%以上考取“985”和“211”院校。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985”院校和中国社科院均有我校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百余名我校毕业生在“985”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众多学子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中,“十三五”期间考取2142人,平均每年考取428人,2021年更是达到546人,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在云南省高校前列。紧紧围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与甲骨文公司、世纪鼎利集团、昆明乐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云南公司、大疆云南公司、万学领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以及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多专业仿真实践中心、民用无人机产学研基地和驾驶证培训中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产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配师资,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管理学生。目前,学院有8名校外分院院长或企业副院长。各类实验室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65个。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学科竞赛的生力军我校学生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参考学生人数的5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四级考试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语、泰语专业考级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 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学生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测量与控制设计大赛本科组一等奖;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创业大赛、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阅读大赛、写作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彩云基金”日语演讲比赛,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千余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民办及独立学院竞赛评估》中,连续3年入围全国同类院校20强,也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上榜的学校。在同时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67位,是云南省唯一进入全国100强的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的热土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领跑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育部举办的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共获得国家级3金1银13铜。金奖数居全国同类高校并列第一位,云南省高校并列第一。三次向分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做了工作汇报。我校2022年获批创业管理专业,成为目前云南省首个拥有创业管理专业的学校。 高质量就业的直通车●学校历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也称全国就业工作50强高校)●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也称全国创新创业工作50强高校),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连续十二年被省教育厅评为 “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 教育国际化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历(双学位、本硕联读、研究生直通车)和非学历(联合培养、海外访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和海外就业)留学项目。
  • 学校简介曲靖师范学院位于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学校2007年6月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云南省优质生源高校,2012年和2015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入选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名单。自2000年升本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应用人才5万余人,赢得了“千里珠江,源头起航;园丁摇篮,桃李芬芳”的美好赞誉,已发展成为曲靖教育发展的龙头、合格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之后,几经调整变迁。1912年设置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曲靖师范学校,1977年招收昆明师范学院曲靖普通(本科)班,1978年成立曲靖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学院。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曲靖师范学院。一代代曲师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熔铸形成了“苦乐交融育英才,百年树人铸精魂”的曲师精神。办学基本条件不断改善。现有校本部、古城、环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399亩,校舍面积37.8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70余万册,电子图书资源量120 TB;固定资产总值9.0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学校荣获省市“平安校园”“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045人,其中博士199人(含在读)。有专任教师810人,正高职称教师94人,副高职称教师25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42.72%,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82.09%。专任教师中有85位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省贴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共26人,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20余人。有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189人,外籍教师13人。2021年11月,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院长朱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设有18个教学科研机构、6个教辅机构,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形成了多学科发展格局。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云南省高原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9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成人教育专业9个。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建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有云南省“支持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2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各1项,云南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项目2项、省级教学团队5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经济学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1项,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5项。2019年,学校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成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0余人。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徐文烈将军、《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抗日名将王甲本;“全国三八红旗手”、党的十八大代表胡艳,“云南省教育风云人物”“云南省百优校长”郭跨存,“全国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云南省教育风云人物”梁春林,“全国模范教师”徐瑞等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获奖人数逐年上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744项,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资助56项。在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比例约占30%。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先后荣获全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11次,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获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获中宣部、团中央表彰。学校获“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和“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称号。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全国排名387位、西部高校第81位、云南第10位。学校获评云南省2019年教育综合考核“优秀”等次、2019年省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20年省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优秀”等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有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2个;主持国家级项目82项,出版专著、编著、艺术作品集和主编教材4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0300余篇;获得省、部级各类优秀成果奖98项、省部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奖11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4项、曲靖市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24项,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完成了“曲靖市主导产业培育研究”“曲靖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等课题10余项,承担了“曲靖市经济发展蓝皮书”等专项课题,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以校友桂涛声为原型创作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歌剧《涛声依旧》以及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排演的歌剧《年轻的脚步》,成功公演并获得好评,为艺术教学改革和协同创新创造了典型经验。成功举办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丝路华彩——西南少数民族水彩艺术展》“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巡展,展示了西南地区的水彩艺术成果与我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成果。推进爨文化传承创新,对“南碑瑰宝”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进行数字化研发,2017年,“曲师二爨培生字库”正式上线;2020年,“曲师大爨建国字库”上线,《爨体书法字库》首发。2021年,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合作共建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开展相关化石研究和科普工作,打造融科研、科普、文化、观赏为一体的展览和体验场所,提升“古鱼王国”曲靖影响力,打造世界级的古鱼文化研究和展示名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建成曲靖红色文化展览馆,承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曲靖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政府—社会—大学—小学”教育共同体模式运作,建成全日制公办小学——曲靖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服务基础教育,助力解决经开区人民群众“上好学”难题,于2021年8月启动首批一年级新生招生。国际化办学逐步深入。成立了“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曲靖分院”,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批华文教育基地,与泰国清迈大学、美国宾州曼斯菲尔德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新西兰商学院和林肯大学等合作开展“2+2”“3+1”“3+1+1”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近年来与英、美、加、澳、新、法、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交流合作关系,长期聘请英、美、俄、泰、印尼等国外专外教到校任教,招收长短期留学生1000余人,在泰国挂牌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国际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十三五”期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质量和内涵建设,彰显师范特色,深化综合改革、推动转型提质、坚持文化铸魂、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十四五”,学校明确了“坚守师范底色,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特点,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确立“师范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润校”“开放活校”五大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化治理为关键,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平台和团队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站在支撑云南和曲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战略高度,通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有新突破、科学研究有新提高、社会服务有新延伸、文化传承有新面貌、对外合作有新进展、办学条件有新改善,建设“勤学曲师”“奋进曲师”“和美曲师”,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 文山学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学校简介 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77.25亩,校舍面积257574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88.3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86亿元,设备总值15930.38万元;有在职教职工634人,其中专任教师46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7人(教授、研究员41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6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04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个省厅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下设教师教育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个二级学院,有62个本、专科专业(本科49个,专科专业13个)。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规划教材4部,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对象3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升本”以来,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1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参编著作、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2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3105篇,其中核心期刊261篇,SCI、EI收录84篇。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越南、泰国等国的1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升本以来,派出512名越南语和泰语专业学生到越南和泰国高校学习、交流;招收来自美国、越南、老挝等国学生237名。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74人(本科生10682人、专科生1692人)。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 学校简介云岭苍苍,日月遥望,沧江扬帆千里奔流;旗山巍巍,春秋相逢,汀河开卷一路欢歌。这是一所扎根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门高校;这是一所在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高等学府;这是一所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发展春风崛起的应用型大学。她,就是坐落在滇西之南、沧江之滨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院位于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物产富饶的云南临沧。临沧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也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及“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临沧年平均气温17.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优,素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养生圣地”之美誉,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澜沧江畔临沧师专班正式开办,开滇西南高等教育之先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历经临沧师专班、临沧教育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跻身红土高原本科院校之列。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坚守“立德与树人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不断彰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立足滇西、面向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成为红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占地面积1084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有纸质图书86.7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90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3个。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航空与轨道交通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65个,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生源遍及云南、山东、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17个省(市、区);另有来自欧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35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200人,博士、硕士342人,“双师型”教师325人。多名教师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突”专家、“省贴”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称号。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秉承深耕本土、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办学传统,实施“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三性”就是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四群”就是着力打造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五工程”就是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末把学校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大师治学,大器方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集优质办学资源。聘请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陈理教授,台北科技大学高宏华教授为校长顾问;聘请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张建国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彭文斌教授、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主持Muhammad Tahir Chughtai(楚格泰)等一批知名学者到校执教;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原校长骆小所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客座讲学;聘请100余名来自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和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目前已拥有33个本科专业,是目前云南省最早开办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和新媒体艺术两个新兴专业的院校。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初步成型。凸显应用性,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学校致力于培养“品格优秀、基础扎实、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四大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中远集团、中央新影集团、清华启迪、香港成龙国际集团、超星集团、滇红集团、甲骨文、达内集团、大疆、云南机场集团、中雅(深圳)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缅甸、泰国、印度、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培养人才,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获批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边境国门大学华文教育实践与探索》等4项成果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0余名教师在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物联网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等1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评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创新应用示范单位”;获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获批全国1+X证书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伴随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一批批学子以爱国励志、笃学尚行、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基础扎实、技能娴熟、一专多能的才学,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累计达7万余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日益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尤其在2020年基础教育学校招考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录取率超过50%。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世界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130项。在全国、全省“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计算机作品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互联网+等竞赛、大学生戏剧展演大赛、师范专业大学生技能大赛、纪录片拍摄大赛中表现出色。学校有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众创空间”、“国际留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平台,已为1000余名国内外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毕业生就业目标考核一等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十佳创业园”等荣誉。科学研究异军突起。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省级)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云南省高校第5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了新突破;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设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国际佤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先后获国家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云南省社会科学特等奖等4项,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0项。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多份决策咨询报告专版刊发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呈报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政,1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抢抓机遇,变轨超车。在教育部的直接关心下,从2019年起,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我校,两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全方位支援和帮扶,部分核心课程实现“同步课堂”,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相关专业插班学习。以学生为本,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用力关注、回应、解决学生诉求,加快建设现代大学校园,不断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从2020级本科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学校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图书存量稳步增加,完成学生宿舍修缮提升工作,推行食堂安全卫生“6T”管理,完成教育卫生“补短板”一期项目,建成总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的基础设施,体育馆、综合馆、艺术楼、学生食堂等单体项目及附属设施投入使用,完成国家二类田径场运动场的改造,建成校园绿化美化项目,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所山环水绕、春和景明、欣欣向荣、人文荟萃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矗立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成为“天下茶尊,世界佤乡、恒春之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党的十九大以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中,全面迈开了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的步伐。滇西有嘉木,人文荟萃纵千古;学府聚英才,学子砥砺骋四海。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热忱欢迎你的到来。银鹭掠空旗山翠,春风拂柳汀水暖。我们期待着与你一起分享蓝天、白鹭与清溪,一起憧憬诗和远方……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