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东航招50名飞行学员 在昆明11所学校初选
2008-11-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哎!身高不够!”昨日(18日)下午2点40分,昆明第14中学三楼1个教室的门口,带着满脸失落,高三同学小王一个箭步迈出了教室。昨日,东航委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云南省招收50名飞行学员正式开始。

透过窗户,记者看到,在考场前排有10多名男生依次排开,而在教室的后边,考官已开始测试考生的视力。考虑到招飞过程中涉及到报名学生的隐私,记者未进入体检现场。“初选的淘汰率也相当高,能够经过目测筛选留下来已经所剩无几了。”该校一位老师如是说。

从昨天起至本月25日,招考将陆续在昆明市四区的11所学校初选。到明年1月,对目测筛选合格的学生,在昆明机场进行身体初检和航空心理学测试。高考结束后,招生录取开始前进行身体复检,对达到民航局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的体检、背景调查合格考生,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新生入校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还将按规定进行身体复查。

这些飞行学员将会学到什么东西呢?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宣传部李忠粮透露,飞行专业学生一、二年级在地面学习基础理论;三、四年级进入飞行训练。即便如此,学员毕业后,也不能马上独立驾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陈布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培养出来的学员只是副驾驶,之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然后有一定的飞行经验后才能做机长。

在互联网上,有航空公司算过这样一笔账:飞行学员毕业后要经过近一年的改装机培训,需花费40万元;再经过5年培训,费用约60-70万元;5年后,从副驾驶升为正驾驶还要再付出10万元的培训费;从正驾驶再升为机长,大概还要经过7年以上的实飞训练。航空公司为培养一个机长所支付的培训成本,至少要在180万元左右。

热门院校

  • 大理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学校简介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经过43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学科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本科办学最早且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学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有古城和下关两个校区。学校芳草凝绿、鸟语花香,被誉为“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及研究院,10所附属医院。现有7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汇集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现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0余个。近5年,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余项,其中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学立项数与中国社科院并列全国第1名。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30余项。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结论;2009年被评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和好评。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办学成效不断显现,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为扩大大理的影响力,提升大理的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根植滇西办学,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办学43年来,学校秉持“改变滇西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状况”的初心,紧密结合云南省及滇西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学科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高素质人才15万余名,其中,80%毕业生留在滇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是主动服务地方,积极开展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校坚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的科研理念,致力于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滇西特色药用植物开发、地方病防治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构建了支撑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和促进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民族文化学科群”,有力支撑了滇西地区产业发展。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开放办学空间,提升了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文化辐射能力。多年来,学校秉承“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2002年起开始招收东南亚留学生,2005年起开始招收印度等南亚国家临床医学留学生。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走出去”战略试点高校,2008年被确定为“云南省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校与19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有来自22个国家的全日制留学生1100余名,其中留学研究生50余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学校全日制学历留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长期在全国西部高校中名列第1位。当前,学校正聚焦“一流大学、最美校园”建设目标,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质量立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战略,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教育水准国际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把大理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南亚东南亚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学校简介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2月获得批准,同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学院自开办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秉持“求正超越”的办学理念,以“把父母之爱给予学生,成德技之才回报社会”为办学宗旨,坚持走理实结合、产教融合之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有效促进学院快速和健康发展。学院规划占地1000余亩,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设备和专业的职师资队伍。学院获准开设专业有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工商管理、学前教育等近40个,专业设置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其中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供用电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就业率高,是我院主干专业。学院开办10年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合格毕业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学校简介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由云南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云南大学申办并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校现有12个分院、1个公共教学部、5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滇池学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18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2.2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64.66%,“双师型”教师占17.44%,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二级教授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创新创业导师中有行业企业专家50余人,12人入选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占全省高校的1/7。图书馆藏书221.47万册,电子图书717210册。学校连续两年获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立项,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项目,是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连续2批入选教育部“新工科”和首批“新文科”项目的学校;拥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培育点5个;学校现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4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33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91项,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有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高原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大创项目81项,省级大创项目297项。涵盖省级立项所有类别,项目等级、数量均位列云南省同类高校之首。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21年全省本科高校专业水平评估中,28个专业列云南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同类专业第一,10个专业列第二,占参评专业数的80%。在武书连发布的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由2015年的第42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7位。 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摇篮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十七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共有3000余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50%以上考取“985”和“211”院校。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985”院校和中国社科院均有我校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百余名我校毕业生在“985”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众多学子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中,“十三五”期间考取2142人,平均每年考取428人,2021年更是达到546人,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在云南省高校前列。紧紧围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与甲骨文公司、世纪鼎利集团、昆明乐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云南公司、大疆云南公司、万学领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以及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多专业仿真实践中心、民用无人机产学研基地和驾驶证培训中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产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配师资,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管理学生。目前,学院有8名校外分院院长或企业副院长。各类实验室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65个。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学科竞赛的生力军我校学生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参考学生人数的5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四级考试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语、泰语专业考级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 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学生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测量与控制设计大赛本科组一等奖;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创业大赛、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阅读大赛、写作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彩云基金”日语演讲比赛,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千余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民办及独立学院竞赛评估》中,连续3年入围全国同类院校20强,也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上榜的学校。在同时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67位,是云南省唯一进入全国100强的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的热土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领跑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育部举办的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共获得国家级3金1银13铜。金奖数居全国同类高校并列第一位,云南省高校并列第一。三次向分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做了工作汇报。我校2022年获批创业管理专业,成为目前云南省首个拥有创业管理专业的学校。 高质量就业的直通车●学校历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也称全国就业工作50强高校)●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也称全国创新创业工作50强高校),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连续十二年被省教育厅评为 “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 教育国际化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历(双学位、本硕联读、研究生直通车)和非学历(联合培养、海外访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和海外就业)留学项目。
  • 文山学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学校简介 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77.25亩,校舍面积257574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88.3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86亿元,设备总值15930.38万元;有在职教职工634人,其中专任教师46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7人(教授、研究员41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6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04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个省厅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下设教师教育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个二级学院,有62个本、专科专业(本科49个,专科专业13个)。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规划教材4部,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对象3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升本”以来,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1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参编著作、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2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3105篇,其中核心期刊261篇,SCI、EI收录84篇。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越南、泰国等国的1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升本以来,派出512名越南语和泰语专业学生到越南和泰国高校学习、交流;招收来自美国、越南、老挝等国学生237名。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74人(本科生10682人、专科生1692人)。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市呈贡区
    学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入选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