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
2020-10-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docx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时装表演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docx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docx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docx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影视表演、播音主持、摄制、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报考简章.docx

----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教育部重新确认,2018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自2014年迁建桐庐以来,继承和发扬了浙江工商大学“诚毅勤朴”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 学院坚持“应用型、创新型、区域化、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走“开放、融合、卓越”的发展战略,以相近专业为支撑,充分依托母体良好的学科基础、师资条件和教学资源,以经管类学科为主体,构建经、管、文、法、工、艺、理七大学科协同发展的本科专业总体布局。学院下设管理学院、经法学院、外语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教研部,依托现有33个本科专业(方向),逐步形成工商管理类、财会金融类、电子商务类和数字媒体类四大专业群,以“新商科”智慧运营中心支撑智能会计、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和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管理等新商科试点专业探索发展,最终促进四大专业群转型升级,交叉融合发展,新商科智慧运营中心也获批了“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截至2022年3月,金融学、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和经济统计学已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和金融学获批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均获批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企业管理》等28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立项1项,省级新形态教材于“十三五”期间立项10项,“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评比等省级以上获奖超过30项。 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1年在全国18个省份招收新生3493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逾10000人,近年来,学院招生规模和录取分数线一直保持在省内独立学院前三。学院已连续八年入选武书连“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新商科”特色的就业工作体系,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比率大幅提升,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质量、专业匹配度和对母校满意度排名也大幅提升,获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学院现有教职工469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82.94%。专任教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5.13%,海外留学经历61人。教职工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151人才”5人,获聘浙江工商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12人,“双师双能”型和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36.03%。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优势,打造和巩固以优势学科为龙头、特色专业为支撑的工商管理类、财会金融类、电子商务类以及数字媒体类等四大专业群相互协同发展的“新商科”格局,持续推进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大举措、四个专业群、五个维度”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新渠道。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管理领域合作培养人才。学院开设有会计学(ACCA方向)特色班、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澳学分互认班)、雅思英语卓越班、创业孵化班等,是我省第一所开设金融学CFA(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班的独立学院。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目前共建了童画美术教育产业学院、智能财会产业学院、普惠金融产业学院、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安防智能应用产业学院,将专业细分领域的领头企业引进学院,把人才培养、实训实习、创业就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搭建产学研用一体的深度协同合作育人平台,组建新媒体创作与运营创新实验班和数字媒体艺术及技术创新实验班,构建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格局。为适应地方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探索和申报硕士点培育工作,目前已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并成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办公室,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点培育申报工作进度。 学院坚持学术引领,注重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已建成若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平台,如:智能商科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富春电子商务研究院、“制笔”创新中心、“互联网+农创客小镇”创新中心、杭商院桐庐“中国民营快递未来发展高级研修班”等,并成为首批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网络创新成员单位。同时,学院主办新商科数据科学高层论坛、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分论坛暨首届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学术论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竞赛(精创教育杯)第五大区赛暨高峰论坛、统计学高端论坛等高水平学术论坛多场。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横纵向课题立项二百余项,其中厅局级以上项目占比70%以上。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浙江省创业培训基地1个,现有院聘创业导师102人,外聘创业导师69人,两人入选浙江省创业导师库,两人入选浙江省创业导师培育工程优秀学员,开设有创新创业类课程31门,一门课程入选浙江省创业导师培育工程优秀工作案例。众创空间累计培育创业团队达52个,其中40家工作室已注册公司,估值达到5000万的企业1家,年营业额近1000万的企业1家。学院以学生科技竞赛为抓手,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三年来,在省级及以上A类学科竞赛中,我院共获奖553项,其中包含国家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6项,省级一等奖53项。学院实施文体振兴计划,近年来文体竞赛成绩优异,在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大赛中累计获奖近40项,其中一等奖7项,入围Z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并取得第5名,浙江省大学生羽毛球赛男子团体第5名,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第4名,连续3年蝉联浙江工商大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1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连续两年斩获国家级一等奖,获奖名次和人数位居全国独立学院前列。学院以科研俱乐部为抓手,提升学生科研水平,三年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100项,发表论文数24篇,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5项。学院狠抓学风建设,国内外研究生录取率显著提升,近三年有580名学子进入国(境)内外高校继续深造,2021届考研录取人数为218人(含出国留学深造),2021年四年制本科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2.98%。学院深化书院内涵文化建设,依托书院建立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打造文化育人新阵地,塘塆“疫”主播、塘塆“云课堂”、“塘塆约膳”、“塘塆约咖”等优秀书院文化品牌深受学生喜爱。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拓宽合作渠道,高质量完成属地“半程马拉松”“桐庐山水艺术节”“快递产业大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完成2022年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招募筹备工作,2021年,获“双百双进”社会实践共同富裕实践团省级重点团队立项2个,获2021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优秀团队4个,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杭州市级银奖1项,铜奖1项。同时,学院强化思想库、人才库的服务作用,助力“双减”合作,通过提供点课菜单的方式满足桐庐县中小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共招募192名学生讲师,开发38门课程。学院持续深化网络育人新载体,2021年学院“易班”平台获评“浙江省优秀共建高校”称号,迎新系统获“浙江省优秀共建案例”奖项。 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与国外合作院校共同开展了多个留学交流项目,这些项目分为长短期交流项目和学位项目,长短期交流项目主要包括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开展的学生交流合作;学位项目主要包括英国普利茅斯大学3+1双学位项目、南澳大学2+2双学位项目、英国诺森比亚大学3+1、2+2双学位项目、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2+2双学位项目、美国内华达大学2+2双学位项目等。近年来,学院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赴境外深造人数也逐年增加。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出国交流,学院设立了对外交流特别奖学金、寒暑期对外交流奖学金、学院国际项目特设奖学金、雅思/托福奖学金等,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积极引进外籍语言类教师与高层次人才、开设雅思英语卓越班等措施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技能与国际视野。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为542亩,另有山体公园260亩,建筑面积22余万平方米。校区内主要单体建筑包括图书馆、公共教学楼、管理楼、经法楼、人文楼、行政楼、文体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楼、师生活动中心楼、学生公寓楼、专家楼等。目前,学院依托有利的区域文化环境,积极打造“山水校园”“诗画校园”“人文校园”,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育人阵地,以“塘塆书院”“春江书院”“望江书院”为平台的书院教育模式是学院育人的重要创新,“互动共享”“阳光活力”“宜居宜学”的熟人社区,已成为学院育人工作的闪亮名片。 学院由浙江工商大学与桐庐县政府合作共建,依托工商大学和桐庐县政府的支持,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办学成绩和发展规模。学院2014年迁建桐庐,目前已在浙江省桐庐县凤川-江南新城核心区范围内建成独立校园,校区交通便利,北临春江路,南至320国道,距杭千高速凤川出口3公里,东沿凤川大道(富春江三桥),学院离桐庐县城中心广场3.5公里,到县城中心位置车程5-10分钟,随着桐庐高铁站的建成和使用,桐庐和学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学院落址的杭州市桐庐县,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多次荣获“中国最美县城”称号,近年来相继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城市、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等殊荣。它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上游,距杭州市区60公里,西接黄山、千岛湖,东连钱塘江、西湖,地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桐庐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就是以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和两岸的青山为背景绘制而成的。桐庐还是中国“快递之乡”,著名的快递民营企业: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均由桐庐人创建,几乎占据了中国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富春未来城、富春江科技城、迎春商务区、富春山健康城、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都已经成为桐庐发展的新引擎。作为落地桐庐的首所高等院校,学院全面深化与桐庐的校地合作,将立足浙西,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扛起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担当作用。
  • 西湖大学杭州市西湖区
    学校简介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等发起创办,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首任校长由施一公教授担任。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 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市奉化区
    学校简介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系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其前身是由杭州市经委系统所属的杭州机械、化工、纺织、丝绸、轻工、西湖电子等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杭州职工大学,1998年筹建,2002年正式建立。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成为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B档)。学校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位于钱塘区高教园区,规划用地1000余亩,现有师生1万余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杰出青年、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省技术能手等省部级以上人才40余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浙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1个。近年来,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励53项(其中一等奖18项),获省级技能大赛奖励443项(其中一等奖77项)。学校下设友嘉智能制造学院、商贸旅游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生态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吉利汽车学院、杭州动漫游戏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特种设备学院九个二级学院,开设数控技术、信息安全、生物制药等13个大类42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梯工程技术和物业管理3个专业列入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个专业是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学校建有市政府投资3亿元、占地30亩、面向全市开放的集实训、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杭职院实训中心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有钱塘新区高职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持“立足钱塘区、服务杭州市、助力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学校积极培育优良校风,弘扬大学精神,在全国首创“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的高职教育“校企共同体”多元发展模式。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留杭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50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WFCP)卓越奖等系列荣誉。学校是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入会委员单位、教育部“技能非洲计划”与“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首批试点院校。牵头成立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职业教育集团。近年来,来校参观学习、考察交流的各类团体1000余批次,来访人数逾万人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浙江卫视新闻联播等媒体纷纷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成就。面向未来,学校提出了“数智杭职·工匠摇篮”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杭州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和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浙江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职教力量。
  • 学校简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浙江省台州农业学校和始建于1921年的浙江省黄岩师范学校,2003年6月两校合并筹建,2007年2月正式成立。学校为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和教育部职教所实验校,先后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4A等级平安校园、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多次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座落在“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台州,永宁江碧水三面环绕,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捷。校园占地52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用地760亩。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亿元,纸质图书80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料42万余册,报刊563种。下设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长鹰无人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学前教育、文秘等31个专业,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在校生95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全面实施“1551”人才计划,全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51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105人,有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23人,“双师”素质教师257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专业带头人8人,台州市“500精英”人才3人。学校坚持“职教性、地方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互利共赢“双元”育人平台。共建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精雕产业学院、施耐德产业学院。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台州市现代农业产教联盟、温台学前教育产教联盟、台州市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联盟、温台小微金融产教联盟。建有绿翼环保检测有限公司、顺丰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精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厂化育苗生产性实训基地、财税共享课程建设3个项目入选省产教融合首批“五个一批”项目。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4个,深度校企合作单位312家。学校秉承“厚德强技”校训,弘扬“老黄牛”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领班”人才。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连续多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2020年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院校满意度”评价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位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第75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人才,不少校友成为著名企业家和党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学校坚持育训并重,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获批4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中国模具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与山东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远程、函授、自考等本科学历教育。新时代要有新事业和新作为。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深化改革、对标对表、重点突破,为建成浙江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