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省拟建三四所中外合作大学
2011-01-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龙虎网讯 不出上海,就能够享受到国外著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上海纽约大学通过教育部批准筹建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我省也计划建设3到4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

  “传统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中国高校、外国高校签订协议,两校间学分互认,采用国内读两年国外读两年、或者国内读3年国外读1年的模式,学生毕业时拿两校的文凭。两校间的合作只是学生交流方面的,不涉及科研、管理等其他方面。”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纽约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共同打造的、独立设置的中美合作大学,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完全不同。上海纽约大学有独立的校区、独立的师资、独立的管理体系。“两校会共同向这所学校输出优秀教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他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我省正在计划建设3到4所这样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高校。“目前包括南师大在内的几所省属高校正在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商谈合作事宜。我们准备进行合作的高校都是世界一流的,世界综合排名200名以后的高校一般不考虑。”

  一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正在和好几所国外高校进行洽谈,具体和哪所高校进行合作还没有确定。“我们希望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最优质的学科。”他介绍,目前一般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籍教师数占所有教师数1/3,外方课程在核心课程中也占1/3,中外合作大学在这两方面不会比这个低。

  除了上海纽约大学,国内的中外合作大学有3所,宁波诺丁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尽管是中外合作大学,这3所高校在招生方面并没有享受“特权”,招收的本科生同样必须参加高考。“目前看来,江苏将建的这几所中外合作大学也不会例外,招收的学生也必须参加高考。”他说。

  新闻链接

  上海纽约大学

  边读书边打工,可以;先打工再读书,也可以

  上海纽约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共同筹建。根据规划,有望在201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名额面向全球投放,毕业时学生获授纽约大学学位证书和上海纽约大学毕业证书。该校学科设置将引进纽约大学在国际排名最前的学科,比如金融、应用数学、经济学等专业。录取条件比一般大学要高。

热门院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市秦淮区
    学校简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和192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295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56个中外文数据库,126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9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08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846人次。现有学生35127人(其中本科生19044人,研究生15262人,学位留学生821人),成人教育学生2361人。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4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四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23项,银奖17项,连续四年荣获“先进集体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6项,连续九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2项、银奖9项,连续四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领域,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了“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模式,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进入新时代,南航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信部党组、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走强化特色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创新驱动之路、深度开放之路、文化引领之路,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市浦口区
    学校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在38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5人,具有博士学位731人,研究生导师273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学校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成为江苏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和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江苏省2020年首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8个学院(教学部),中内审学院、国富中审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5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探索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现有本科专业3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现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7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省审计厅、广东省审计厅等审计机关、北海市、淮安市、珠海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3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87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21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4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学校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者20余人次,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入选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66人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9人,现有江苏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其他省级人才工程140余人次;获得审计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以上个人表彰10余人。学校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学位与非学位本科生教育项目;与法国SKEMA商学院合作成立国际联合审计学院;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单位。近五年,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学科性竞赛、海外志愿者活动1500人次;累计选派教师27人次执行70项联合国审计任务,10名教师入选联合国审计人才库;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访学研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500余人次;与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亚洲审计组织(ASOSAI)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审计机关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主办和承办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班等45场次。当前,全体南审人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正在为加快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享誉海内外的审计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是在1993年由卢国忠同志等8位职教工作者注资举办的基础上,于2002年得以时任广电部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和江苏省广电厅厅长周顺生领衔举办的影视艺术类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至今,已有20多届毕业生,毕业学生近20000人。学校位于无锡市藕塘职教园,南临钱胡路、西临钱藕路、北临文良路、东临恒新路,凭借无锡万亿元城市的实力优势、影视之都的市场优势、藕塘职教园的教育优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成为江苏唯一、无锡独有的培养“影视-文化-旅游-服务”专业人才的特色院校。学校专业优势明显,设置音乐和表演类、影视和传媒类、动漫和数字技术类、美术和艺术设计类、空乘和高铁乘务类等20多个招生专业,开通专科接读本科和国际“3+1”、“3+2”读本读硕通道,富有优越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学校办学条件优厚,投资一亿多元建设的彩虹剧院,占地80多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ART小镇,富有古典风范的民俗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光影空间”,具有实践和体验综合功能的艺术大世界,以及校内外景拍摄基地“怡馨园”等,云集各专业的经典设备设施,为教学实训提供了保障。学校教育资源丰富,高级职称教师、海归教师、企业转制的教师比例均高于国家规定,百家校企合作企业、影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工程教育研究院等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发展空间,学生就业率、毕业生平均月薪、高薪就业率等指标均列同类院校之首。学校坚持办学方向,确立“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坚持德育为先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作业-作品-产品的知识转换”和“从课堂-工作室-企业的角色转换”以及“从学生-准职员-职员的身份转换”,培养有信仰、有道德、有志向、有文化、有能力、有纪律的“六有新人”。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学生“建一个好平台、找一份好工作、取一份好回报”为服务质量标准;坚持教育为地方建设服务,领衔无锡市传媒艺术教育集团、全国航空乘务教育培训专委会、全国东西部艺术教育联合专委会、成立无锡市政行企校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联合体、无锡市大学生文化科技创业园和无锡市太湖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惠山泥人艺术中心等,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在繁荣地方文化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校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双创典型示范基地、江苏省依法治校试点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教育工委党建考核优秀等级、江苏省就业创业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优秀文艺成果奖、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中标单位、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单位等。网址:www.jnys.cn、www.jnys.edu.cn咨询热线:0510-83275908、83889908招生热线:0510-85551188、85551881
  •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学校简介苏州百年职业学院由苏州科技大学、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和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赖炳荣先生领衔的高博教育集团联合创办,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和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作为全国第一所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担任全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负责人联席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合作联盟成员;担任全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认定的全国首批5家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此外,还拥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全国性社会职位。学校地处素有“西有硅谷,东有慧湖”之称的国家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苏州工业 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学校周边云集了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等30多所中外知名院校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华为苏州研发中心、微软苏州研发中心等数十家科研机构,共享科教创新区提供的公寓、邻里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设施,具有和谐便利的人居环境。学校坚持“工科引领,中外融通”的专业建设理念,设立工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与服务学院、博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动漫制作技术、建筑设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22个紧贴产业和社会需求的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和骨干专业2个,苏州市品牌专业和优秀专业2个,苏州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学校倡导“国际化、专业化、品质化”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英文水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五大鲜明特色:实效思政教育,浓厚英文环境、深度产教融合、广泛在线教学和顺达深造通道。学校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三个课堂”相联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通过构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课堂”,努力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根据我校中外合作办学背景,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加了苏绣、书法、国画、太极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脑中,培养出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又具备爱国情操和报国理想的新时代世界公民。学校专任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0%以上具有海外教育背景,采用双语或英文授课。疫情前境外留学生占学生总数近20%,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俱乐部、趣味英语竞赛、英语达人秀、英语戏剧社、英语公共关系俱乐部、漫游家俱乐部、英语强化课程、写作实验室等形成了犹如置身海外的英文氛围。学校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领域,通过专业共建形式开展校企合作;作为校企合作的典范,“百年-宜科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被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认定为全国首批五家实训基地之一;规划新建的大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引入各类企业形成场景化实训模式。学校努力推进从“教学生知识技能”到“教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方法”的教育理念变革,创立特有的“MOOC/SPOC + 远程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聘请教授和工程师远程授课或开设讲座,逐渐形成线上线下“双课堂、双校园”。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学校加速向“品质卓越、特色鲜明、享有盛誉的精品中外合作高职院校”迈进。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德国和法国等欧盟主要国家的100多所境外大学深造,其中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安省理工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诺丁汉大学、赫尔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麦考瑞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等。 学校确定了“十四五”期间的三大目标:成为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引领者,成为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先行推动者,进入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相应启动了三大工程: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推进工程和中外合作专业发展工程。全体教职工将以饱满的激情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发展和高品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学校简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学校前身是197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创建的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7月学校划归原煤炭工业部管理,更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月学校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面积1200亩,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4000余人。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近90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8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78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8%;现有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学校重视“岗课赛证创”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保障条件。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智慧建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市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建成中国住建协会BIM培训中心、淮海经济区BIM中心及大数据创新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建筑产业化实训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彰显。现有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市级科研平台53个,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与4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累计700余名留学生,设有5个境外分校,是全国首批高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试点院校、江苏省优才计划项目学校、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学校。学校秉承“厚生尚能”校训,弘扬“求实创新”校风,坚持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200余项。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先后与30多家知名大型企业共建企业学院和企业订单班50余个,建有600余家就业实习基地。学校建立了39个国内校友分会和2个海外校友会,积极为毕业生持续发展搭建平台。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薪酬、就业竞争力指数,以及对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等各项数据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8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学校”“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徐州市首批绿色大学”。学校构建形成以军校文化、煤炭文化、建筑文化为内核,以企业文化和校友文化为补充的校园育人文化体系,学校文化育人特色做法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十四五”期间,学校锚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目标,坚持“立足徐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发展服务面向,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提升、服务地方、信息化、国际化、幸福共享”六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