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大学等16所高校新增28个特色专业
2009-12-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教育部昨日公布了67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四川继去年新增37个国家特色专业之后,今年又有四川大学等16所高校的28个专业获批,至此我省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达到113个。

  此次我省新增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包括:四川大学的英语、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4个专业;西南交通大学的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工程3个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的网络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2个专业;西南财经大学的法学专业;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经费自筹)2个专业;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地球化学2个专业;西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农学2个专业;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英语、历史学、地理科学3个专业;西华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专业;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民主传统体育专业。

  据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工作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开展。根据安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9亿多元在各高校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 (记者余媛媛)

热门院校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市东兴区
    学校简介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内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综合类高职院校。自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德立人,以职立教,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传承“自强博爱,严谨勤勉,合作共进”的办学精神;遵循“厚德、精业、行健、致远”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地方性专科高等院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位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风景如画、素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内江。学校地处内江中心城区汉安大道东段、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距高铁站仅4公里,5分钟车程,40分钟可直达成都、重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62人,专兼职教师46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33人,“双师素质”教师232人,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4人,“内江市拔尖人才”2人,“内江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2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总占地面积864亩,规划建筑面积26.7万㎡。固定资产总额8.3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8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12939元。拥有实训场地总面积13749.58平米,总投资近10亿元。现有校内实训室10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126个。建有公共教学大楼、实训大楼、教学工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完备的教育教学场地。学校教学体系完善。现有8个二级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现代农业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智慧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通识教育与公共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部:中专部。设有图书信息中心、实训中心、教学质量管理与督导办公室3个教辅部门。现有专业38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1+X”试点证书考核站点16个。学校育人成果丰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立德树人根本,坚持“双核并重、贯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600余项。2021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2项,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4位。2021年106人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88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位居全省高职高专第一名。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月平均待遇达到4000元以上。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47人,其中高职10324人,中职595人,技工128人。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骨干、优秀企业家和重要岗位领导。学校教学满意度、学生就业率、毕业生薪资水平、企业满意度、校友推荐度、社会认同度等主要育人指标均保持逐年稳步上升态势。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围绕内江市“5+5+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布局,坚持不懈推进“六方合作”,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是省“双高”建设培育学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省教育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全省首批“党员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大学生思政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围绕“双高”培育建设目标,对标竞进、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优质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综合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现有温江校区、人民南路校区、白果林校区3个校区,校本部在温江校区。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系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发展阶段。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先后培养了毕业生15万余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60余人,市、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150余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1100余人,高级、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1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昭祥、西南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飞、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肖明华、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和CEO朱明跃、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等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业和党政机关工作的杰出人才。学校始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成师的规律,弘扬“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让学生在成都师范学院这段生活成为人生有价值的旅程”的教育理念。67年来,学校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建设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主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形成了引领四川基础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普通本科专业37个,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1.7万余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卓越师范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建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有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等省部级教改项目180项,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近三届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21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25项。坚持科研兴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3个省级学会的依托单位。建有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心理与行为科学普及基地、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研究机构3个,建有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成都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研究中心、四川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中心、四川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市厅级研究中心。建有室内空间布局优化与安全保障实验室、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功能分子结构优化与应用实验室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科创教育成都市科普基地1个。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厅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46项;公开发表论文480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00余部;获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等10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被政府部门采纳咨询报告30余份。坚持人才强校,队伍水平逐步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012人,其中博士160人、高级职称教师38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菁英1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3人,四川省督学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校“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共10人。坚持校地合作,社会影响日益彰显。学校强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通过提供决策咨询、科技服务、合作办学、专业培训、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等方式,主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先后与成都、德阳、自贡、雅安等30多个市州区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牵头成立“四川智慧教育联盟”,成员学校已达300余所,积极服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德阳市、温江区共建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国联通、新华文轩、锐捷网络、猪八戒网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紧密服务行业产业发展。2012年以来,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性项目、国培中西部及幼师项目、省级培训项目、委托培训项目近1000项,项目县近100个,培训班超3000个,培训学员超20万人。举办的全省教育局长培训班、正高级教师培训班、特级教师培训班、卓越校长培训班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拓展。学校通过留学生教育、海外留学、合作办学、国际交换生以及海外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在教育国际化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捷克、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港台等国家及地区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百舸竞帆显风流,奋楫笃行续新篇。立足新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障,把内涵建设作为基本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顶天立地,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紧扣教师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面向”、普通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双重点”、办学水平提升和社会服务拓展“双任务”,固本强基、错位竞争,系统实施“1955”行动,全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格局。
  • 学校简介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学院是四川省第一所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普通高校。武书连发布的2019中国民办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院位列全国第18名、四川省第3名。在“校友会2021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排名”榜单中,学院位列四川省民办高职高专中第2名,办学层次被评为“区域一流高职院校”。学院占地606亩,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紧邻英特尔、联想、华为、TCL、富士康等高新技术企业,下设计算机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数字艺术系、外国语系、体育系,开设了社会亟需的3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四川省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培养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工学相结合;以“高素质、强技能、双创力”为培养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70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35%;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软件技术)、省级重点特色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院级重点专业6个(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社会体育)。学院坚持工学融合,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训基地、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互联网+”双创人才孵化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护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以及120多个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并根据学生兴趣建有多个创业孵化室、专业体验室和工作室,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近年来,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共获奖2339人次,其中国际级奖项39人次,国家级奖项568人次、省(市)级奖项1732人次;2010年以来,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艺术作品100余篇,2个思科顶级认证,150多个思科中级认证,200多个华三中级认证。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先后与成都市商务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Intel公司、IBM公司、思科公司、赛灵思(XiLinx)、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集团、微软、阿里巴巴、成都维纳软件、东创建国汽车集团等开展政、校、行、企合作,合作内容涉及课程置换、专业共建、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共建实训基地。学院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与英特尔(成都)、联想集团、仁宝、中芯国际、宸鸿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西门子(成都)、宁江山川、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中铁二局集团、中储集团、百度成都地区总代理、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锦江宾馆等数百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社会广泛称赞“托普学生好用”。办学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学院先后荣获2007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亚洲博鳌·中国高等教育就业典范院校”称号。学院主动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指导服务奖”、“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社会组织”、“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标准化食堂”、“2016年度、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全院师生将在“诚信、务实、精技、立业”校训的指引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特色鲜明、品牌响亮、质量出众、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IT院校,力争成为四川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民办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2004年,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验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最高等级奖励。2011年,学院在川内高职高专院校中第一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与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的“双一流”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区投入使用,学院总体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学院获全国文明单位;同年,学院启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被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开启了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建设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单位,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率先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建成唯一的A类优秀省级大学科技园,获“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院有德阳、成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129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95.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6亿元,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学院现有教职工1254人,全日制学生18484人,继续教育学生31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工程技术创新团队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大师工作室4个,其中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教书育人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天府学者1人,省级名辅导员1人,省级技术能手1人。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252人,“双师”素质教师512人。博士54人,在读博士68人,硕士751人。学院另有兼职教师350余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学院专业设置以土建、交通、管理类专业为主,兼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测绘、材料、水利、人文等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12个教学系(院)、1个教学部,开设60个专业,其中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四川省重点专业4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和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英国林肯学院、丹麦VIA大学及马士基公司合作开设中外合作专业。主持完成国家高职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独立主持)和工程造价专业(第二主持)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课2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9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2本,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四川高职院校唯一)。统筹设计、系统推进“双高”建设,做深做细做实产教融合。建有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四川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牵头组建的四川建设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建设职教联盟运行良好。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制订12本双语施工工艺规程,招收南非、澳大利亚、土耳其、丹麦、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及短期交换生来校学习。主持制订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订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5个行业资格标准。主持职业教育土木水利类专业目录修(制)订,主持编制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主持编制21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央企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面向未来,学院将在“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同发展”为思路,统筹规模、专业、财力,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训并举,全力以赴建“双高”,三足鼎立(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国际交流)促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以服务建筑业为主体的、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成四川风格、国内一流、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建设类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 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市雁江区
    学校简介资阳口腔职业学院由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投集团属四川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主体、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之一,省国资委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绝对控股(占比70%)的四川牙谷园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属于国有民办高校(二类事业单位)。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成立,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一、“全国第一所”以口腔命名的高等职业学院,是“中国牙谷”重要支撑,川投集团大健康产业——“中国健康谷”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地处资阳市“中国牙谷”,是全国第一所以口腔为特色,服务口腔全产业链和大健康产业的高等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产业转型发展重点项目——“中国牙谷”“产、学、研、医、养、销”人才培养基地;是川投集团打造成青、乐雅、攀西800公里黄金海拔集中区——“中国健康谷”人才培养基地。二、“华西口腔”专家团队引领学院建设发展学院由四川大学委派以华西口腔医学院为主的专家教授组成核心管理团队办学。学院严格按照高等职业学院师资标准,科学组建师资队伍,严把教学质量关,打造多元化实习平台,满足社会对口腔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人才的需要,为全国的口腔事业、牙科产业、大健康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市场化”科学设置专业,建设“四化双高”高职院校学院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以口腔为特色,服务口腔全产业链和大健康产业;适应四川省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市场就业导向”设置专业,注重实践操作,走“特色化、技能化、信息化、国际化”道路,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双高”高等职业学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