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召开2016年高考评卷情况通报会
2016-06-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6月15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贵州师范大学的高考评卷基地召开评卷情况通报会,向媒体通报今年高考评卷工作情况。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五大学科评卷组组长分别相应学科,针对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今年我省高考试卷的评卷情况和试题特点等进行了评析。

语文

点评嘉宾:语文评卷组长易闻晓教授

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牢牢把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主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强化素养立意、能力主导,体现语文考试的人文特点与时代气息。总体难易度相对稳定,试题结构和题型与往年完全一致。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专题部分,在不同题型中逐层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欣赏评价、表达与应用等能力目标,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考生答题情况整体较好。但是,多年来贵州考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古诗文默写部分,今年考生丢分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这与学生不注意积累、书写不规范等因素有关。希望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积累,夯实基础,特别要重视汉字书写规范,杜绝错别字现象。

和往年一样,阅读题仍然保持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大板块。必考题的现代文阅读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选文全面融入了历史文化知识,导向性十分明显;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目标也清晰而稳定,对学生的语言基础、鉴赏方法、识记能力等目标均作全面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部分,今年仍然要求考生根据作品内容的提示写出相关句子,在背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选考题仍然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则更重视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尤其重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归纳、整合能力。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选做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考生还占绝大多数,但选做文学文本阅读的考生人数超过7万,与去年相比有明显提升,这说明考生们能根据自身情况对考题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仍然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材料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更具有开放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小羽的创业故事”为材料,引出青年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等话题,考查考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体现个人价值与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协调、共享发展的密切关系。命题人在材料里设置了相关情节,蕴含了较多思考和议论的话题,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角度和立意空间,审题难度不大,便于考生上手写作。

数学

点评嘉宾:数学评卷组长游泰杰教授

2016年贵州省普通高考数学试卷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实际应用,关注社会发展,体现时代特征。试卷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符合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试卷突出考查逻辑推理能力,重视学科基础性、综合性,加强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考查。

一、突出选拔性,注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2016年试题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运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考查考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能力。第16题、第19题、第22题结合图形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将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第21题要求考生对参数的不同情况分类求出函数的最大值,题中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为考生解答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深入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突出了试题的创新设计。第12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规范01数列”的定义,该题既考查排列组合计算能力,也考查考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增强实践性,加强应用能力考查

2016年数学试题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考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应用价值,体现了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如第4题的雷达图,第18题利用相关系数说明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合理性及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这些试题考查了考生应用数学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展现数学的应用魅力,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三、提高综合性,考查通用数学方法

2016年数学试题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拓宽试题的伸展性,注重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命题时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的是一类题,通过做这道题让考生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类问题的通用方法,从而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很多新问题,达到检查能力水平的目的。第21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四、强调基础性

2016年数学试题还是强调基础性,基本级分值55分左右,中级分值50分左右,中上级35分左右,顶级10多分。这样试题设计符合贵州省的教育水平实际,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外语

点评嘉宾:外语评卷组长刘瑾教授

今年,外语评卷语种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其中小语种数量比前几年略有增加,总共有两千多份。

就英语来看,今年的题型和去年一样,命题紧扣大纲,难度适中,试题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呈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试题选材丰富,话题性强,更贴近生活

试卷中所选篇章材料题材广泛,体裁丰富,涉及中外文化内容,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充分考查了考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文化品格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如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语法填空题和短文改错题,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都很好地融入了文化品格或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提示中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文化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注重全面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整个试卷结构完全覆盖了考生应当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以及各语言技能中包含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突出了英语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如短文改错题,就其考点分布来看,主要考查了语法基础知识,如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级等。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除了考查考生语篇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技巧和语篇理解能力。如第一篇阅读理解,考生完全可以运用快速阅读技巧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正确答案。总的说来,近几年英语试题对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都是在语篇层面进行,体现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的试题阅读量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如去年的阅读题总词量为1854,短文词量为1308,试题词量为546;今年的阅读题总词量为1799,短文词量为1308,试题词量为491。另外,今年的书面表达更具开放性,供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入手也比较容易,但从目前阅卷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语用和语篇衔接方面还比较薄弱,若要拿高分,还需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三、试卷难度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卷由易到难的试题排列顺序有利于考生顺利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各个难度层级的试题组合在一起,对各个能力水平上的考生起到了很好的区分作用,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从整个试卷不难看出,语篇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运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试题不仅很好地展现了中西文化内容,也更好地融入了生活场景,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对中学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

除此之外,从这几天阅卷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也有一部分考生比较粗心,如其中一个语法填空题是将develop变为development,就有不少考生写成devolopment,developent和devlopment等。在书面表达部分,也有一部分考生在写不能赴约的理由时,缺乏逻辑性,甚至写出比较荒谬的理由。而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平时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形式,也要重视语言意义,注重语篇能力的培养,加强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科综合

点评嘉宾:文科综合评卷组长杨芳教授

2016年是贵州省新课标考试的第四年,今年文综试题仍然延续了新课改的方向。试卷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精选内容,创设情景,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改目标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评价的考查内容。

一、关注国家发展,发挥育人功能

今年的文综试题选材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试题材料的选择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突出了国家的发展变化。比如试题中的37题、38题,材料的选择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在给定图文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对国家发展现状的关注,提高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二、强化思维能力的考查,提升思维品质

今年的文综试题都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迁移,突显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充分挖掘材料信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融汇学科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推理。比如政治的39题,几个设问一气呵成,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明确的指向性,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放性程度加大,鼓励考生个性化思考

今年的文综试题仍然坚持了“源于教材、跳出教材,教材内找根、教材外立题”的出题方向,开放性程度加大,试题答案灵活多样,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倡导学生的个性思考与表达。比如地理的36题(3)、历史的41题和政治的38(2),都属于此类题目,所答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可以得分。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总起来看,今年的文综试题集中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符合高考的改革方向,整体难度有所降低。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概念模糊,答题没有针对性;二是审题、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原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弱;三是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比较单一。

几点建议:

一是教学中要有整体观念,避免碎片化倾向。注重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二是从教学方法上讲,树立全面、辩证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是倡导开放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鼓励学生个性思考的表达,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依纲重本,回归教材,突出主干知识,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对时事政策的把握能力,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倡导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

理科综合

点评嘉宾:理科综合评卷组长陈卓教授

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命题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等方面保持原有的形式,试题在基础性、原创性、综合性、创新性、选拔性、规范性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考查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试题特点:

一、从命题形式上看,试题科学调控难度,体现了稳定和发展相结合的特点

今年理综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有所下降,一是注重考查反应基本原理,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如第27题、36题、37题都仅要求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二是减少信息的数量。如选择题减少各种图示、第38题减少新知识信息,减少阅读量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三是梯度设计试题难度。每道非选择题均以简单的基础内容开头,将难度控制在合理的难度区间,有利于提升考生答题的信心。此外,试题的开放性增强,从对学生答题的文字量要求来看,非选择题作答书写量明显增多,尤其是生物题书写量是近几年最多的。

二、从考查内容上看,试题注重基础,着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

利用有限的试题考查各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一直是高考理综试题设计的基本宗旨。2016年高考理综试题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渗透基本的科学方法,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如化学试题中物质的分离提纯、同分异构体、元素位构性关系、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离子方程式、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考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块,所考查的知识点也都是这些知识块中的重点知识,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三、从命题选材来看,试题强调实验,突出了理科学科的特点

试题在完善和创新传统的学生实验基础上,对教材中实验思路改进,不仅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也启迪考生应突破常规,培养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如第23题“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是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实验;第29题要求考生推测如何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等内容。试题对实验的考查是全方位的,考查形式既有实验方法的应用,又有实验方案设计评价,还有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四、从考查的能力要求上看,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理科的逻辑推理能力

今年理综试题的能力考查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用学过的知识和学科术语正确阐述科学事实,如第29题要求考生运用光合作用机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二是从分析和推理着手,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如第38题要求设计有机物的合成路线。这些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试题,让考生有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从而进行有创意、有个性的解答,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引导中学教学关注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说把“考察考生思维过程”这一能力考查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热门院校

  •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市红花岗区
    学校简介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校牌。201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将学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协议,2019年、2020年相继经中央编办、财政部、省政府批准,学院于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占地1480余亩,建筑面积32余万平方米,分三个校区办学,即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固定资产1.28亿,各类教学科研设备8000余台套。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中技(中职)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外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受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贵州省专家库成员4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5人,市管专家2人。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秉承航天优秀文化,办学定位以工科为主,突出机械、电子类重点专业,发展计算机、管理、艺术类优势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等11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3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为贵州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骨干专业,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特色骨干专业。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蒲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涵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交通等领域;建设有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贵州航天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贵州省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建筑工程虚实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等。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国防系统“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贵州省2021年度“黔征之星”先进单位、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培养“政治合格、熟悉管理、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贵航集团,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中职毕业就业率超过98%,累计培养各学历层次、工经管类专业和技术工人50000余毕业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市大方县
    学校简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2月,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创办的毕节市农业学校,学校于2015年加挂毕节市第一技工学校牌子,是毕节市唯一一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综合类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贵州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六十余载办学路,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毕节、提升内涵”的发展思路,在全校教职员工奋力拼搏下,从一个规模小、底子薄的中职学校发展成为一个规模适度、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在办学的过程中,学校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学校现占地面积780亩,地处毕节市金海湖新区职教城,校园环境优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机场、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出口,校园总建筑面积约33.26万㎡,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87个、校外实习或就业基地8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工矿建筑系、农业工程系、财政经济系、旅游管理系、教育科学系、医学护理系和基础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继续教育与培训部等10个教学系部;现有招生专业29个,重点建设黔西北特色农业和智能建造等2个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乡村电商、旅游管理等2个特色骨干专业群和社会服务特色新兴专业群1个;现有专任教师560人,其中高级职称114人,中级职称134人,硕士学位教师110人,贵州省职教名师4人,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近年来,学校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加强与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和深圳市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和工青妇等组织的对接,深入实施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促进双方资源互补、共建共享办学资源,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协作开发“资源联用一体化、校企联办订单化、基地联建实用化、权益联保最大化、平台联创公益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五联五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后发地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发赶超之路,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贵州、广东两省多家主流媒体的持续报道。“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对贵州对毕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省市重要决策部署,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历史机遇,围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新三大主题,紧扣“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战略部署,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产教融合,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毕节领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独具毕节示范区特色的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阳市清镇市
    学校简介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是2020年4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通过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隶属于贵州省财政厅。学院由具有70年办学历史的贵州省财政学校,贵州省财政干部培训中心联合新建,以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是一所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办学规模8000人。学院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财经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财经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贵州财经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与贵州省财政学校、贵州省财政干部培训中心实行合署办公管理。学院位于清镇职教城乡愁校区云站路50号,占地面积556亩。目前,校舍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完成投资5亿元、8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包括图书综合楼、产教融合实训大楼、酒店实训大楼、学生宿舍楼等工程,实现能够容纳8000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学习和生活。学院现有高职招生专业12个,“十四五”期间,将全面聚焦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精准对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科学布局专业,以服务基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体,重点打造数字财经专业群和数智商贸专业群,合理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和文化艺术专业群,塑造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学院专业(群)架构,错位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鲜明财经特色、服务财政主业和基层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较强的专业群。到2025年,专业总数稳定在25个左右。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204人,其中在职在编15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40人(其中正高3人),占比26%;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48人,占比32%;双师素质教师68人,占比44%。现有“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十佳个人”1名,省级“最美班主任”1名。还有一支由来自政府,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为学院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学院高度重视内涵建设,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数字化校园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项目1个,与贵州爱信诺航天信息有限公司、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浪潮、美团等共建产业学院,与正保集团、俄速通公司、顺丰速运等共建培优班。校内建有财经博物馆、财务共享实训室、新商科、黔影工坊、心理实训室等实训场所46个,校外实训基地50余个。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发展。学院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续承、融合、赋能”的理念,发扬“家国情怀 担当奉献”的财职院精神,依托财政、立足财经,面向农村经济、街道社区和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培养“讲政治、守诚信、精技能、记乡愁”的基层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财经人才,以“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可、全国可示范、国际可交流”的国家示范位标准,努力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助力贵州基层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实现跨越发展,在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中彰显财职担当、贡献财职力量!
  • 学校简介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是201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学院位于贵阳市清镇职教城,占地500亩,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红枫湖畔,毗邻国家4A级景区时光贵州古镇。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对学院发展寄予深切厚望,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全校师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以高标准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始终以省级理想教育信念基地为依托,打造学校特有的“忠诚工匠”文化品牌,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和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和省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双高”院校建设为动能,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职业教育政治高地、贵州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在贵州省职业院校中拥有多个唯一:是贵州省唯一一所由机械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授牌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中心授予的贵州省唯一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唯一拥有数控、汽车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的装备制造类职业院校;唯一一家承建省级装备数字化军民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的单位。同时,学校是贵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职教集团成员共71家;是贵州省装备制造协会职教分会会长单位;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贵州省高职院校专升本依托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贵州赛区、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装备制造类赛项和贵州省技能大赛主要承办单位。建有省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省级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工程中心,数控技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黔匠工坊”等机构,是贵州27个产业链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7500余人,其中直接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学生4000余人,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本科专业1个,首批招生150人。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4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69人,“双师型”教师14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91人,其中有全国机械中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12名,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裁判员27名。学校科学合理制定办学布局,深度对接我省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自动化三大装备制造专业群,开设高职专业26个(其中装备制造类12个,电子信息类3个),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个,黔匠工坊1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美的”、“360”、“吉利汽车”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与“061基地”、“011基地”、“航天电器”等军工企业协同育人,建设校外实习就业基地200余个,校内实训场地达到45个,教学实训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万余元。学校的贵州省第七十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贵州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平台,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校坚持以赛促学,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50余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驱动高质量发展。对接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打造贵州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行业领先、贵州一流,特色鲜明,全国示范”的高水平高职学院。成为服务贵州先进装备制造的“新脊梁”,成为贵州先进装备制造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 学校简介贵州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入选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获批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学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43年的发展,培育了“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师院精神,铸就了“为人师表”的校训,孕育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厚德树人,言传身教”的教风和“立志勤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学校为贵州省第一所“绿色大学”、首批“高校文明校园”和“特色文化学校”,获批贵州省首家的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并设有贵州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教育考试评卷基地、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贵州省承办机构和文化部“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等机构和平台。学校主动服务贵州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贵州基础教育培养了20余万名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学生13861人,形成了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一所附属中学——贵州省实验中学。学校有教职工1154人,专任教师811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502人,博士227人,硕士515人。教师中86人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团队)称号,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管专家5人,省级学术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入选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43人次。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6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项;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共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级人才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4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近年来,共获批122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3项;横向项目1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50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加入了“国际教育联盟”、“中泰高等教育联盟”,通过学生海外实习交流、教师访学培训、留学生教育管理、外籍专家聘请等方式拓展范围、丰富渠道,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与华中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与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浪潮集团等企业,以及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政府、印江县政府等地方政府,省内各市(州)教育局签署合作协议;与贵阳六中、遵义四中、贵阳二中、清华中学、南明区华麟学校等134所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当前,学校正按照“应用型、师范性、开放性”办学定位,着力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朝着把学校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