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有2种志愿模式,其中专业平行志愿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类
2021-06-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们注意啦!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2种志愿模式,一是专业(类)平行志愿(以下简称专业平行志愿),二是院校顺序志愿。

两种志愿模式有何区别?

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1个志愿。

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学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专业平行志愿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类,因此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其专业满意度相比院校平行志愿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1个专业(类)+1个学校=1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考生的选择考科目在符合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要求的前提下,填报专业平行志愿时,可能会以下出现3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考生可以填报不同专业(类)的不同高校。

第二种情形,考生可以填报不同专业(类)的同一所高校。

第三种情形,考生可以填报同一专业(类)的不同高校。

在志愿填报时,以上3种情形也可综合填报。考生需结合个人选科情况和对院校、专业(类)的倾向及喜好程度,综合考量、慎重选择、科学填报。

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数量最多可达96个

在两种志愿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各批次志愿如何设置呢?

对于普通类而言,本科提前批设置了两种志愿模式。其中,A段实行院校顺序志愿,志愿数量为2个;B段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为60个。

本科批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为96个。

高职专科提前批实行院校顺序志愿,志愿数量为2个。高职专科批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为96个。

对于艺术类而言,本科提前批实行院校顺序志愿,志愿数量为1个。本科批设置了两种志愿模式,A段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为60个;B段实行院校顺序志愿,志愿数量为2个。专科批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为60个。

对于体育类而言,本科批与专科批均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志愿数量均为60个。

问:院校顺序志愿投档原则及办法是什么?

答:院校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先按照第一志愿考生投档排序位次和高校调档比例进行投档,高校录取时退出差额或计划不满额的,依志愿顺序按照排序位次补投符合要求的考生。

问: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及办法是什么?

答: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按照考生投档排序位次进行投档。

问: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基本流程为:排序→检索→投档。

(1)排序:对同一类别、同一批次考生分别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投档排序。

(2)检索:先对投档排序位次在前的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检索,一旦考生符合某一志愿的投档条件时,后续志愿将不再检索;该生检索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检索下一位次投档排序考生所填报的志愿,直到本批次所有考生都完成检索。

(3)投档:将所有检索后符合投档条件(在高校专业计划数内)的考生电子档案投给高校进行审录。

问:专业平行志愿有无先后顺序?

答:对招生院校来说,没有先后之分。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96个志愿,一旦投档到该院校专业,系统显示均为一志愿。

对考生来说,有先后之分。将遵循1.2.3.4……96的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一旦出现满足条件的志愿,则后续志愿不再进行检索。同一考生在同一轮次投档中,不会投档到多个院校。

问:专业平行志愿有没有投不出去的情况?

答:有投不出去的情况。当考生的投档成绩未达到所填报的全部专业平行志愿的分数时,考生的电子档案将投不出去。即存在着考生因志愿填报定位不准确、梯度不合理等,造成其档案投不出去的情况。

问:专业平行志愿有没有投档后被退档的情况?

答:有投档后被退档的情况。高校招生除了对选考科目提出要求外,在招生章程或专业备注中,还可能对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外语口试等提出要求,考生被投档到某高校,若不符合该高校招生要求,则可能会造成退档。因此,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选考科目要求以及我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备注信息等,防止因误填报而被退档。

问: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平行志愿吗?

答:专业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如考生投档后被高校退档,本轮不会再投档到后续志愿,需要在下一轮次(如征集志愿)重新填报志愿,或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三峡库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是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在GDI智库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中,2021年全国高职高专排名第55。重庆市万县卫生学校创建于1951年,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创建于1974年。2006年,两所中职院校合并升格设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学校管理体制由万州区管理调整为重庆市教委管理,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重庆市优质院校。201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万川毕汇的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万州区,历经70余年栉风沐雨,秉持“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的校训,坚守“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改革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恪守“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学惟真、行惟实、医惟仁”的校风、“引导向学之心,升华向善之志”的教风、“勤学、力行、诚信、担当”的学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一流医药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本部占地面积2071亩,校舍69.4万平方米(含在建校舍25余万平方米),拥有图书32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保持年递增1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家,开放病床2000余张,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11所。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中药研究所)、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体育工作部)9个教学院部,并单独设置了科技处(图书信息中心、外事办公室、工程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与质量管理办公室、校企(院)合作部3个教学科研机构。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生报到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五年来,获得国家级和行业各类技能大赛125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52项和三等奖47项,实现参赛项目项项获奖、参赛选手人人获奖。学校本部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0余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及重庆市级名老中医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1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3人。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制药技术、中药生产与加工、预防医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等共34个专业。拥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6个国控专业,护理、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康复治疗技术、药学、药物制剂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8个市级骨干专业,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医学技术5个一流专业群,形成了多专业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与重庆三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施专本贯通分段培养,学校与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分别联合举办本科层次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学校累计为三峡库区及西部农村基层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3万余名。涌现出全国及省市技术标兵等先进典型,2007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张琼仙获“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6级英语护理专业学生阙秋红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级中医学1班蓝巧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7级优秀毕业生余丝雨作为村医定向培养生,扎根陕西汉中大深沟村,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专业建设: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服务重庆“两地”“两高”发展目标,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大健康产业,适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拥有国家现代学徒制项目1项,教育部1+X制度试点2个,重庆市人社局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中医类和临床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2个;联合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2门,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3门,教育部 “西南健康与旅游教育扶贫实验项目”之“三峡中医药产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规建中心验收。人才培养:2020年护理执助考试通过率为97.19%、临床59.75%,口腔63.16%,位居全国前列;中医执助考试通过率50.18%,位列高职高专第一,全国第三(含本科院校)。学生双证书获取率96%,社会用人满意度98%。毕业学生76%服务于基层一线医疗机构,兑现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育人宗旨,彰显了“领行业、重服务、促发展”的办学特色。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建有三峡库区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3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4项;主持市级教改、社科、自科项目200余项,重大教改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CSCD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20余篇;主编全国医药卫生创新教材200余部;获国家专利200余项、德国专利4项。成功发现一种新的万寿竹属植物——南川万寿竹Disporum nanchuanense X.X.Zhu & S.R.Yi,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hytoKeys正式发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服务:积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指导等社会公共服务。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致力于实现川渝两地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融合式、一体化发展;牵头成立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促进学校与区域医药卫生行业学会、医院、企业、地方进行深层次的校政院(企)合作。积极承办职业培训、开展技能鉴定服务,完成工种技能鉴定。充分发挥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资源优势,为区域乡村医疗服务50万人次。面向区域养老服务领域,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开展中药种植应用技术推广服务实施精准扶贫,指导12个区县,26家单位种植中药材1.2万亩,年产值1.5亿元,带动20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有力助推“和谐稳定新库区”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坚持“输出”与“引进”并举的合作原则,积极发挥我校中医药资源优势,建立重庆三峡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学校是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与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江苏-柏林)参与单位,是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全国仅有的9所参与院校之一。学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职业技术学院为姐妹院校,与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已选派100余人赴海外交流、研修,与加拿大博瓦立学院开展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推动与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亲临学校考察,对学校扎根三峡、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服务库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学校办得好、专业有特色、办学质量高”。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根本,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的育人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发挥带动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1951年开始办学并保持良好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新工科高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近3500亩,已建成校舍建筑总面积约68.7万平方米,在建校舍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主校区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地处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重庆建设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4万多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96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万余种,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550余人。有各级各类人才100多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3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7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业技术人才)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6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9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重庆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有重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34个。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留学生160余人。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等16个学院(部)。有化学、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艺术设计等67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4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教学平台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等3门。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体育竞技舞蹈等竞赛中获得了400余项国家级奖励。2015年、2019年两次获得第9届、第14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冠军,2016年包揽第十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前5名,连续获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有省部共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稠油开采、油气生产安全与风险控制等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201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3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000余件。“十三五”期间,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积极开展海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美国伯特利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技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武钢铁、西南铝、重钢、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美国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等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组织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协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环境,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精心打造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公寓社区文化系列活动、“红五月”主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各类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元旦晚会等传统活动,积极举办英语配音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各类专业竞赛,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校是重庆市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人、求是求新、载文载道、为国为民”为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创办于1999年,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3〕541号文件),是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内,校园古朴典雅、环境怡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群相互支撑,文学、工学等专业相互促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办学20年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时任重庆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以及教育部、市教委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先后获得“重庆市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2002年)、“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2009年)、“重庆市平安校园”(2010年)、“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重庆市平安校园反诈行活动示范学校”(2018年)等荣誉。目前学校在校学生112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设有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基础部等7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24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会计、证券与期货等3个专科专业,学校现有1个重庆市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2个重庆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也是重庆市首批本科高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唯一一所获批的民办高校。学校教学条件完善。建有校园网和图书馆,图书馆藏书丰富,并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常年订有数百余种中文学术期刊、“中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图书文献资料;建有功能齐全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及二级实验(实训)室;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球类运动场和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狠抓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渠道拓宽信息源,邀请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支持专科毕业生“专转本”,学校考研、专升本率稳步提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素质拓展工作为推助器,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落脚点,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十佳评选、宿舍安全文化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同构建了和谐文明、富有挑战、敢于创新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崇实立信、经邦济民”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 陆军勤务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军队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创办于196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1999年在全军率先荣获“教学优秀单位”称号。2006年,学院成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创建于1961年,座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建有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现有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岩土工程、应用化学、油气储运工程、后方专业勤务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应用化学等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建筑学、环境工程、土木上程、油料储运工程等22个本、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市重点学科、4个学科专业领域进入军队“2110”工程,8个实验中心,1个军队重点建设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配套。学院有8个专业科研所,1个国家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级工程检测中心,1个国家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是国家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单位,污染治理专项设计乙级单位,水上保持方案设计甲级单位,重庆市污染治理工程甲级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252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07名,有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被中央军委授子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被讦为总后勤部“一代名师”、4人获“伯乐奖”、12人进入“三星工程”。  40年来,学院共培养输送各类后勤专业技术人才近4万人,共取得科研成果l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国家、军队和省市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力学、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名次居全国高校和军队院校前列。1998年,学院顺利通过军队工科院校优秀本科教学评估。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军“三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检查验收。
  •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市九龙坡区
    学校简介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是于201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学校,是全国德育先进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校园文化百强学校、重庆市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坐落于重庆市主城区高新区科学城,与大学城毗邻。紧邻交通枢纽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建筑风格独特,西班牙帕提欧别墅校园,古朴典雅,宁静秀美。现有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学院、药学与护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二级学院,开设涵盖智能制造、医药卫生、食品营养、教育、管理、电子信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21个。(删除)其中,食品检测技术专业为重庆市骨干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药物制剂技术为王牌专业,社区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为热门专业,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数字媒体技术为特色专业,电子商务、包装策划与设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为精品专业。学校深化政校企合作(改成:政校企行合作),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央企名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改成: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央企名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校坚持“教学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的创新精神,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居重庆市高校前列。近5年来,学校各级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屡获佳绩,获得各类奖项400余项,其中财务管理李桦等获第十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工业机器人舒光武、罗鸿飞获2018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大赛优秀团体;数字媒体技术龚后银等获“移动4G+”第38届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大赛视频广告类三等奖;电子商务董洁获“美誉新征程”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学成果展学生组一等奖;药品经营与管理谭玉杰“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十二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三等奖.....学校生活环境舒适,校内标准化运动场、健身中心、美食城、超市、实验实训室等硬件设施齐备,现代化学生公寓无线网络、淋浴、空调、直饮水、衣柜等一应俱全,堪称学习、生活的理想家园。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社团、学生会、志愿者协会满足个性化发展。学校为学生学历提升、深造、出国提供方便,与泰国北清迈大学、菲律宾威斯里学院等联合培养五年制硕士生。在校学生可选择出国留学、专升本、专衔本、本科远程教育,可继续深造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学校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将征地建设新校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校积极承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立志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