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所高校拟更名“成大”有望“归来”
2017-11-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6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官网获悉,近日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17年列入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信息,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拟于近期对成都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申请更名大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申请升格本科进行实地考察。这也意味着,成都市属高校成都学院拟更名为“成都大学”,省属高校四川理工学院拟更名为“四川科技大学”。而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拟升格为本科“学院”。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普通本科学校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命名学院的学校,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而称为大学的学校,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记者:胡佳妮)

热门院校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自贡市大安区
    学校简介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座落于“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自贡市,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占地规划750亩,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占地273亩,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按照国家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有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二期校园占地143亩,概算投资3亿元,在建内容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宿舍、食堂等7.4万平方米,将于 202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学院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可容纳 13000 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三期规划用地334亩,将根据学院发展适时建设。学院秉持“笃志善学 德厚艺高”的校训,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知行合一、三全育人”的办学理念,现开设有无人机应用技术、民航运输服务、应急救援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艺术设计、社区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设立以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先后与成都纵横、长虹美菱、比亚迪汽车、川蜀盐帮菜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新路径。其中,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接地方彩灯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被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接地方航空产业园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四川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培优为抓手,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路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 学校简介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绵阳市。我校最早的前身机构是始建于1958年的绵阳地区卫生学校和1960年的绵阳中医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组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绵阳医科学校;2006年2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4月原绵阳水利电力学校整体并入。我校现占地面积800余亩,有附属医院13家、教学医院30家、省内外实习基地156个。有专任教师46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49人,硕、博士教师187人,高级职称15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和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教育名师1人、四川省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专家库专家2人。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承担市厅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编写规划教材320余种。我校现有在校学生达1.3万余人,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涵盖医、护、药、康复等9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为四川省省级重点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针灸推拿、临床医学、护理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7个绵阳市优势特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以上,为四川省内外培养出10余万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彭丽媛教授在联合国第73届大会上推荐的“中国最美防痨人”孙仕丽、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翼娟、英国中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袁炳胜等校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校被列为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第二批“1+X证书制度”、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中医类)、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四川省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基地、四川省“三全”育人试点单位、中国医学职教整合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中医药职业教育协会(集团)理事长单位、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本科教学点。现已与市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巴西、泰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友好学术交流等合作,立足教学科研手段助推绵阳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面对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的新机遇,校党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跳出校园抓教育、围绕民生办教育”的办校模式和“教学生成才,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和“德馨、博学、创新、奉献”的校训;走“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文化立校”的发展之路,加快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专业化医药人才,努力为参与西部教育强省和中国科技城建设、服务城乡群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A档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2003年4月,由成都市新华职业中学和成都旅游职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2006年,原成都市房地产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学院。秉承“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定位,奉行“德行天下、技走人生”的校训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爱国荣校、敬业自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产业建,教学实践融入企业生产线”的办学思路,突出“产教融合、双创贯通”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单位。是全国棋牌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四川省文明校园。学校荣获2019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2019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等多项荣誉。学校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主城区,现有高新、新津花源、青羊、锦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3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紧邻新津区花源校区旁按照职业本科大学标准建设新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博士、硕士教师占70%,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拥有2个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下设9个二级学院,建有以“智慧+”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七大专业群,设有40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与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群入选四川省A档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建有9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5个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建成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2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训室。拥有巴蜀文化特色馆、棋艺文化体验馆、天府文化数字艺术馆、成都金融文化教育体验馆,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21年度四川教育成果奖评比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依托成职融创产教园,构建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技术服务、企业生产和学生创业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化人才培养机制,育人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组织参加各类双创大赛共获奖近200项,学生获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总数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中勇夺一等奖第一名,在2021年四川第一届新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赛项中获得第一名,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20全国高职税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进校园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80项奖项,其中获得国家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9项。获得四川省金奖24项,银奖12项,铜奖32项。获得教育部大学生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1项,获得团中央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国赛铜奖2项,省级金奖1项。获得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省级金奖5项。获得教育部电子商务创赛国赛铜奖3项,省级金奖14项。涌现一大批学生创业成才典型,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机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成都现代产业体系,与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医投美邸公司员工职后培训基地,助力成都健康产业提档升级;与腾讯云合作打造国家示范性产教融合职教高地;携手华为共育ICT人才;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数字贸易学院,致力培养适应最新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京东合作成立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开拓物流人才职教新模式;与成都文旅集团、洲际酒店等24家旅游企业合作成立成都旅游职教集团,发展旅游事业共同体;我校成都创业学院“创客+部落”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不断扩大和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办学、师生交流等项目。对接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与英国林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对接成都市“文创之都”建设,依托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文化创意等5个专业,与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库内奥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办学机构,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文创人才;与德国F+U合作,引进德国老年护理体系,培养康养类国际化人才;与泰国乌龙它尼皇家大学共建商务英语专业“2+2”专升本班,推进双向留学;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德优质项目,中德联合举办软件测试方向班;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共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丝路学院”,开展师资联合教研、学生联合培养,为泰国百余名高校和中学的汉语教师开展“泰国本土教师汉语学术论文写作与汉语教学培训”项目。在泰国落地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熊猫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医护学院与台湾宝岛眼镜公司联合申报“眼视光专业”,共建“宝岛眼视光学院”;文旅学院与法国雅高集团共建“雅高宜必思经理班”、“雅高精英班”、“雅高励志班”,与洲际酒店集团共建“洲际英才学院”,校企共同培育了近千名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市涪城区
    学校简介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校长董发勤。 西南科技大学源起于1952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以及由两校合并成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曾在重庆、石棉、绵阳三地办学,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迁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部分职工及办学资源并入学院。1993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8.87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53万余册,电子图书756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 学校现有教职工269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2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29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7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5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1个,首批四川新型智库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40余项。学校在2020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居第125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 学校有光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2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2-2020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居全国44位(四川省属高校第2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2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有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5-2019“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7位(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在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五轮总排行榜中居第58名(位列全省第4位,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构建了覆盖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和非学历教育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示范服务中心、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吉利学院成都市简阳市
    学校简介吉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于1999年在北京创建,前身为北京吉利大学。2014年4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首都北京,提出了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吉利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主动向有关部门提请搬迁至成都市办学。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和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更名为吉利学院。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按照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校训,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企业办校优势,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成都东部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成简快速路、第二绕城高速、厦蓉高速和渝蓉高速;距离天府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规划建设中的成都地铁13号线在学校南门设站,直达成都市中心。学校办学用地2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按照百年高校的建设目标,秉承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规划建设中国智造的创梦校园、五元平衡的温馨校园、共享互通的智慧校园、山水交融的生态校园的先进理念,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智美校园。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数字化为引领,聚焦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建设与成渝经济圈和吉利集团产业发展密切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做强智能科技专业集群;发挥集团办学、产教融合优势,做优经济管理专业集群;适应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特人文艺术专业集群。学校现设有汽车工程学院、智能科技学院、商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航空航天学院8个二级学院和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运动康复、飞行器制造等40个本科专业。学校创新构建了“六双”“六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秉承“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校训,构建了“520”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围绕学生理想信念、可持续发展能力、精英特质、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的5大核心素养,20项关键能力,形成100门特色通识课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校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重点专业的师资队伍资源,初步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科学、业务精湛、勤勉奋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球范围吸引优秀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专家教授到校任教和开展科研工作。学校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企业办校优势,打造一流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和实践性教学平台。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需求和成长过程,形成了工程认知、工程实践、现代汽车技术、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数字化制造工程中心”和“超算中心”等高精尖实验实训室;高标准建设一批“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享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多维度的实习实训及生产应用场所。学校现有1个国家紧缺人才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四川省人社厅公务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社会化考试考点,获批新能源(电动)汽车诊断维修技师认证中心,国家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认证中心”,拥有57个校外实训基地、109个实验实训室、17500平米的汽车工程试验实训中心、3000平米创新创业学院和181间智慧教室。学校与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百度、京东、铭泰集团、顺丰、华为、腾讯科技、阿里巴巴、融创中国、科大讯飞、万豪国际、金蝶、通威、丹麦盛宝银行、Smart、北京字节跳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办学23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毕业生获得企业和社会高度认可。学校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荣誉;两次荣获北京市民政局授予的“5A级社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服务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基于汽车产业链“六双”“六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艾瑞深2022校友会排名“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等30余项荣誉;学校获批国家紧缺汽车人才培养基地、车辆工程专业入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新能源(电动)汽车诊断维修技师培训认证中心和国家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认证中心”。展望未来,学校依托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资源优势和吉利控股集团产业资源优势,以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瞄准全球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沿,做好学科和专业群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吉利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公办和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发展的典范,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将吉利学院建设成为数字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