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讯详情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为青春留下笔迹 校通社招新再启征程
2014-06-06 16:33:37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4年5月28日中午,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校园新闻通讯社全体成员佩戴工作证在食堂南门集合,准备开启一场热闹的招新宣传。

迎着下课的人潮,美女记者发传单、漂亮编辑播广告,更有延庆广播电台各位主播现场助阵,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校通社于招新宣传之际,特邀延庆广播电台带来“有奖征音”活动,旨在为广大同学搭建展示自我和宣传学院的平台,也为进一步践行宣传学院办学成就、展示学院精神风貌、活跃学院校园文化、服务学院事业发展的建社宗旨。
校通社1岁了!
“校通社” 是由学院综合办公室领导的学生校园新闻宣传和信息服务组织。为学生搭建新闻工作实践平台,并在综合办公室指导下,开展与校园新闻宣传及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和工作。
2013年的5月,在学院各位领导、老师、辅导员的推荐下,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校园新闻通讯社第一批社员荣登校通社历史小舞台。
不是社团却叫“校通社”?不是学生会却是学生组织?习惯了不是A就是B的理科生们一时间也难以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她们或懵懂或昂扬,但都是抱着提升自我、服务学校的初衷来到综合办与高莎老师进行首次交流的。
校通社1岁了,这一年,他们经历了竞聘,在5位面试老师面前谈着自己对这里的憧憬,欲与优秀的同伴一争高低;他们经历了选择,就算不能担任负责人也愿意在这个组织中寻找自我;他们经历了各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尝试,就算老师的评价每每令人灰心,也决定在这里寻找答案。
尝试了写新闻、尝试了做采访、尝试了编辑展览大纲、尝试了合作30000字的录音整理,尝试了剪辑视频新闻,也尝试了为新闻短片配音……院长恳谈会、校友会成立大会、乔迁典礼、重要领导来访等等活动,带给他们一起战斗共同担当的回忆,也让他们化开一团疑惑又升起另一番思考:他们明白了,新华社不是社团,却简称“新华社”,学生记者不是“记者”却往往参与在学院重大的历史时刻,承担着学院一线的宣传报道工作,而这个工作要求他们不能仅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自己!
“校通社”1岁了,社员们知道,这不仅仅代表这个组织成长的1年时光,更饱含着每一个成员在这里或迷茫或坚定,或徘徊或思考,或参与或倾心的1年青春——四分之一的大学时光呢。这一年,或许每个人的电脑里都有一个叫做“校通社”的文件夹,里面有一些有意无意出自自己笔下的文字,还有校通社首次招新时的海报——“为青春留下笔迹。”
亲爱的,下一步去哪?
然而,尽管经历重重的校通社在1岁的成长中让所有的院领导和师生们认识了它的名字,看见了它的价值,但它远大的目标和现实的骨感再次让社员们迷茫了。
“亲爱的,下一步去哪?”是每个成员对自己的拷问也是对校通社的拷问。
关于目标,社员们零星的记得这些嘱咐:
“希望我们的校通社建设成为学校宣传的阵地”
“我们将建立邀请采访制度,学院重大的活动都可以向我们提出采访邀请,由我们的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我觉得,当我们有了一批足够优秀的学生记者、编辑,完全可以把老师们从具体采写和审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引领和创造,以便更好的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一展特长”
“同学们,当你们在四年后找工作的时候,你只要告诉HR:我在大学期间除了课业学习,参与过所有学院大型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采访过教委某领导,为院长写过人物专访;我的几十篇文章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实名发表;我策划的某专栏是学院校报和微信公众号里最受欢迎的;我的某张照片被评为某年感动校园的一张照片;我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一个简短的视频新闻;我在校通社的团队里是不可或缺的一员,我对我的文字表达和宣传能力有信心……那么我想没有一个HR敢小看你。”
关于现实,这样的对话似乎也很熟悉:
“老师,我们想要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想法很好,关于这个平台的定位,内容更新,有无栏目划分,责任编辑,应急预案请责任到人,具体到事,提出方案我们做进一步沟通好吗?”
“老师,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办一个校报”
“想法很好,我也正有此意,报纸的定位、名称、发行周期、发放范围,栏目划分、编辑记者配备,排版美编配备,内容更新渠道等如何有效运转,可以基于全社展开谈论,做一个深入的规划,我们再进一步沟通好吗?”
“请你们记住,不管是哪个部长,你们只是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代表你们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利,不代表行政官僚气息可以在这里蔓延,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承担的事项负责,更要对自己的文字和作品负责。”
“老师,我写的那篇专访我已经尽力了,但是感觉还是需要修改”
“老师,我的采访汇总看上去不像一篇文章。”
“亲,你这篇文章严格意义上来说,既不是消息也不是通讯。”
“老师,写出你说的那样的好文章我觉得很困难,我可能就不是这块料”…
可以说,一年多来,社员们一边经历一边思考,星光灿烂却脚下泥泞。但他们知道:现实的困难不是否定目标的理由。面对1岁的校通社,问一句“亲爱的,去哪?”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无力的我们只有积累点滴才能突破自身的发展。为了走的更远、更稳,为了真正将流水一样的文字凝聚在时光的价值中,校通社的2岁将从自我提升开始。据悉,本次招新结束后,校通社将在现有问题基础上开展专项培训,面对十周年校庆在即的历史机遇,一边练功,一边打仗,每一个成员已经做好了担当的准备。
校通社的5月28日,定格在一张写满青春笑容的合影中,但校通社的2岁时光注定在青春的笔迹与足迹中再启征程!欢迎广大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加入到校通社的行列,也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向我社推荐人才。(校通社宋凯供稿)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