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023-06-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经2023年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本科 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448分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527分
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336分
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体育成绩60分)
390分
专科 普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120分
(语数外三科总分)
艺术类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84分
(语数外三科总分)
高职单招 高职单考单招分数线 120分
(语数外三科总分)
高职单考单招艺术类专业分数线 84分
(语数外三科总分)

热门院校

  •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天河区
    学校简介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副高654人,正高68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5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8292人,硕士研究生13012人,博士研究生1437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07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门。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5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实力以及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培养质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均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率先持续开展中美、中英、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牵头推进“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省内17个地级市。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携手港澳成立湾区教师联合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引领湾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对外合作日益拓展。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举办多届东南亚论坛。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设立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思路,积极打造人才队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 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市
    学校简介扎兰屯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学院由始建于1946年的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和1959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合并组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 数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的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之一,是国家护理实训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建有国家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自治区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等多个培训和鉴定测试机构。学院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绿地占地达到52%,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是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学院校园占地76.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万平方米,校园内亭台楼榭、喷泉广场、超市快递、餐饮中心、各种运动场馆等景观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公寓楼均为4人、6人间宿舍,内设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及喷淋设备;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模拟现实场景实训平台、智慧交互教室、无人机、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学院建有2座体育馆、标准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多用途活动室及健身室等,营造了舒适的信息化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明确了以教育科学、医学护理类专业为支撑,以农林牧类专业为特色,以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类专业为培育重点,构建交叉融合的专业体系。设有教育科学系、农林工程系、畜牧兽医系、医学系、护理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继续教育处、中专部等12个教学系部,开设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教育与体育等7大类专业,现有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1个、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20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0个、中职专业13个。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6700余人。学院近年来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4人,现有教职工480人,专任教师35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占专任教师的46.4%;博士、硕士研究生168人,占专任教师47.3%;“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47.8%。现有全国职业院校名师1人,中国职教人物1人,全国行业职教名师5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自治区级专业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年创新人才、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25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自治区奖项32个。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3项,参与编制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地方标准60项,主编参编教材97部。学院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学院教师陈申宽是获得科技部通报表扬的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之一,事迹入选科技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一书,被推选为呼伦贝尔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学院教师入选为教育部新一届“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学院“金英子思政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学院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德育创新实践项目。学院独具专业特色、展现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每一名学生展现自我、锻炼才干、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院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构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农牧林、学前教育、汽修、财务等职业培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自治区奖项41个。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是呼伦贝尔岭东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集团拥有76家成员单位;学院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和齐鲁制药学院;与北京花香花木集团、北京福田、优然牧业、南京创维等100余家国内企业达成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驻村博士工作站教师、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坚持“送智下乡”“送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学院成立以来,共培训30000余人次。学院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区“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内蒙古“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多个创业项目荣获内蒙古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了人生价值。学院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经过历史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获取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苦学、勤思、善行、友爱”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引领,推动“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融通,走“精优特”发展之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奖贷扶”政策学院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录取到我院的学生可以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高职教育资助政策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平均3000元4.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5.退役士兵入学资助政策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绿色通道8.勤工助学1-3项按政策评审发放二、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职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就读的高职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单招考入我校并报到入学的新生,实行学费减免。三、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政策资助对象:经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正式录取到普通高校的新生且录取当年9月1日前为我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孤儿。资助标准: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且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录取当年开始资助,每学年资助10000元,累计不超过30000元。注:同时具备低保、建档立卡、孤儿等条件的学生不重复享受资助政策。2022年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计划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公布为准。报名方式报考高职专科考试的考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通高考报名后,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考我院:一、参加普通高考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填报志愿,统一录取。二、单独考试招生1.报名方式:取得全国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到“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志愿填报,具体时间以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公布的时间为准。2.注意事项:报考单独招生的考生,在报名期间应密切关注学院官网,与学院保持经常联系,确保顺利报考。单独招生考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联系方式:1.联系电话:0470-3179888 0470-3256960 13134913066 13664707859 131349654322.学院网址:http://www.zltvc.edu.cn3.学院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绿林街1号
  • 学校简介1999年,广东景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资格升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发展布局。广州校区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内,滨海校区位于茂名市教育基地“智慧城”高地片区。两校区占地面积超过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额约5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学校聘请经验丰富、具高度责任感且拥有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全职教师达1,130人,其中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61.3%。师资力量为培养职业本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设有七个提供学历教育的二级学院,包括自动化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健康学院。于2020/2021学年,开设学历本科项目14个专业、3+2专插本项目10个专业及专科项目40个专业。于2020年,获授2019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及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于2019年,获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基地。学校已设立 16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拥有七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及一个“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已与185家企业合作,设立及经营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四个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获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个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获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学校已注册234个专利,其中30个为发明专利,为唯一名列2014年“广州市专利授权量十强院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且名列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500强”。学校形成“产学研用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以研究促创新,以创新带动创业”的教育理念。依靠“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一个平台,孵化一批公司”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整合“产学研用”。学校学生已基于其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建立达97个创业公司,涉及零售、建筑、体育、干洗服务和艺术等行业。在2018年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酒店管理专业的产学研合作获教育部评选为2012-2014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奖项包括: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的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 2019年获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于创新创业方面共获得21个省级和国家级奖项。同时,由于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自2017/2018学年至2020/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国家级比赛及省级比赛中分别赢得37个奖项及144个奖项,并获得七项专利。学校设立校企合作与实习就业处,负责安排毕业生的求职和创业事务、收集在寻找合适工作方面遭遇困难的学生信息,以及维护学生就业和创业方面的四个在线平台,并采取“一生一策一导师”的管理措施,向每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分配一名老师指导其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学校亦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邀请合作企业或机构专家和校友讲授就业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以及创业的必要素质及要求,帮助学生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于最近三个学年,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初次就业率。学校于2012年至2014连续三年荣获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2014年,获授最具特色民办高职院校称号,2019年获得纪念中国民办教育辉煌40周年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并于2019年及2020年当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学以致用、敬业重能,学校坚持以工科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并为学生提供行业领先的优质职业教育以及高水平专业实践技能,旨在为学生配备适用技能组合,以帮助在职场中成功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学校将继续培养有着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
  •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为2011年由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和空军第五飞行学院合并而来, 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与共和国同年诞生,有着光辉的战斗历程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其前身是“东北老航校”,1949年12月1日组建于东北长春,当时被命名为“第二轰炸学校”。同年底,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航空学校”。1966年3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校部由吉林长春迁至四川夹江;1976年6月被命名为“空军第二航空学校”;1986年9月命名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1992年9月改名为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夹江轰炸机)分院;1993年6月恢复空军第二飞行学院。1999年7月26日奉中央军委命令,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与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合并,建成新的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原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改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隶属成都军区空军。2004年6月10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番号撤消,院部从四川夹江迁至陕西户县。
  • 香港都会大学九龙半岛九龙城区
    学校简介基本信息隶 属 于: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学校介绍香港公开大学是 1989 年由香港政府成立的一所以教学及应用为主的新型大学 *(前身为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于 1997 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立法会通过《香港公开大学条例》,正式正名为香港公开大学)。为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政策,香港公开大学于 2001 年招收全日制学生,与其他受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一样,本校开办的课程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程度,以英文教学为主,所有颁授学位均获国家教育部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认可。根据国家教育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于 2004 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香港公开大学颁发的学位为国家教育部认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本校可以从内地直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本校设有六所学院和七所研究中心,目前有约9,400名全日制本科生、1,100名研究生,以及8,700名在职学生,并至今已有逾130,000 名毕业生获香港公开大学颁发学位。本校致力开办实用性课程,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包括创意艺术、商业、幼儿教育、护理、检测和认证等课程。同时亦投放大量资源配备崭新的教学设施,包括文化创意工作室及实验室、检测认证实验室,以及护理学实验室等。香港公开大学的课程设计着重体验性学习,为学生提供早期的职业导向及促进他们的全人发展。创校以来,香港公开大学先后进行多个校园发展计划,以应对课程及学生数目的急速增长。除了何文田主校园和赛马会校园,本校亦于2020年底落成启用新建的赛马会健康护理学院大楼,培育健康护理专才,并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的学习设施和空间。* 香港的大学共有三类型,分别是(1)政府创立及资助大学;(2)政府创立及自资大学; 及(3)私立及自资大学。本校乃第二类型大学。

相关阅读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