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关于做好202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3-09-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京政办发〔2012〕62号),为做好202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交申请

(一)申请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8年9月至2023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二)申请方式及时间

申请方式为网上申请。申请时间为2023年10月10日9时至11日17时。符合申请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

(三)提交申请材料

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提交其父母(符合申请条件的父母双方或一方)的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明: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父母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父母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须提供孩子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三项证明提交其一即可)。

3.身份证明:身份证。

上述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并于2023年10月18日前提交至随迁子女报名单位,由报名单位进行审核。考生后续报名资格确认、体检等相关事宜均由报名单位组织实施,应届考生报名单位原则上为学籍所在学校,往届考生报名单位原则上为原学籍所在区高招办。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无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核。

(四)申请条件审核

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申请条件的审核以相关部门审核的结果为依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证、居住登记卡审核以市公安局的审核结果为准,工作居住证审核以市人力社保局的审核结果为准,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情况审核以市社保中心及市医保中心的审核结果为准;随迁子女的学籍审核以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的审核结果为准。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汇总各部门审核结果后,由报名单位于11月1日前将审核结果通知考生及家长。

二、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通过申请条件审核的考生应于2023年11月1日9时至4日17时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三、报名资格现场确认

完成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的考生按照报名所在区高招办要求到报名单位进行现场资格确认,报名单位同时采集考生电子照片。现场资格确认时间由各区自行安排,但须在2023年11月11日之前完成。

符合条件并完成上述三个报名阶段的随迁子女考生,方可参加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类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考试与录取工作执行北京市相关招生政策。


热门院校

  • 辽宁大学沈阳市皇姑区
    学校简介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万余人,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880人。现有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双聘院士4人(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54人;有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31人。 学校设有27个学院,62个研究院;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哲学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行列。 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CTTI来源智库。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智库、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设有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图书馆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63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书800余种,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余号生物标本。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与33个国家的13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长期留学生1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4900余人;精心打造孔子学院品牌,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面向未来,辽宁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兰州市城关区
    学校简介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创建于1998年,是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建有和平、兰州新区两个校区。和平校区位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占地面积近300亩,建筑面积13.5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11900余人,教职工400多人。学院新校区坐落在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占地1350亩,规划建筑面积86万多平方米,新区校区主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本科层次为主体,辅以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硬件一流、环境和谐优美的全日制职业大学。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结合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不断优化结构,专业特色日益凸显。学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设有7个二级学院,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英语教育、护理、药学、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空中乘务、应用英语、应用日语等51个专业(方向)。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以“12345”专业建设技术路线为抓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升段晋级”、“课程建设升段晋级”为改革创新点,努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持续培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持续提升。2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奋斗在甘肃乃至全国生产、管理、建设第一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力量。学院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荣获40多个重要奖项。2009年6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年、2018年两年在甘肃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中获得5A级称号;2015年12月,通过甘肃省教育厅专业抽查评估;2017年4月接受省教育厅对学院基本办学条件的全面核查,核查组对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给予充分肯定。2018年荣获甘肃省首届“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学院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建设工作室”。
  • 学校简介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公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教育业务由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前身为湖南省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79年,曾获得“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教学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湖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直单位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学院主校区位于长沙市岳麓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66.2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学院现有教职工390余人,经过外引内培,现已建设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GMP模拟制药车间、GSP模拟药房、食品加工实训室、针灸推拿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93间,校外实习基地150余个,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技术与应用(生物制药方向)实训基地。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科学、行业优势明显。学院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近10000人。开设有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等17个专业,其中药学、中药学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全省唯一一所食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在我院,承担全省食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是我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和食品医药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定点培训基地,为全省食品医药行业各领域培养和鉴定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坚持面向产业,建立了多种办学形式。目前与沈阳药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及优秀的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办学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高职专科为主,本科并存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坚持服务学生实习和就业需要,目前与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健耳听力助听器有限公司、湖南振兴中药有限公司、长沙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构建了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与1000多家食品医药企业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毕业生遍布湖南、广东、上海等地食品医药卫生行业,就业率近90%。经过40余年的积累,学院已建成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大健康类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现正致力于将我院建设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同层次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食品医药行业从业人员重点培训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 学校简介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罗定师范学校,设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立了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和云浮市自动化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是共青团中央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云浮市文明单位。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区教育学院、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和艺术体育系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财经商贸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旅游大类共八大职业门类专业,共36个招生专业,学院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中心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开放课程4门、‘1+X’证书建设项目5个,与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立了三二分段专升本育人试点项目。学校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联合开设专升本自考(函授)沟通班,共有15个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兼修,按要求修满所需学分可获所选修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多人。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诚朴勤学、砺能求索”的校训文化,积极传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风,全面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着力倡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云浮、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先后为社会输送了359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总体就业率超过98%。新时代,学校大力倡导“政治办学治校、安全办学治校、标准办学治校、特色办学治校、绿色办学治校”,按照“补短板、建内涵、树品牌、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创建“师范传统,工科特色”的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多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工业设计、生物工程、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建筑学、会计学等14个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在辽宁省排名第一,6个专业排名第二,14个专业进入全省排名前20%,80%的专业居前50%。学校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2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组建电商学院、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产业学院。学校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拥有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智库2个。学校获批组建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超过5万人,就业率连续22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20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8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农八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近65%,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近95%。教师中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优秀人才140多人次。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2020年再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学校还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关阅读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